/>\n
他的家位于市区东南方向。是一幢四层楼的水泥平房建筑,属于独门独院的私人住宅。紧挨着其家的是其兄长的另一幢房屋。平时两家往来就是通过书记家厨房的门进出。
\n
一大早,其嫂起床后,奇怪其夫昨晚因何通宵未归,便踏入其弟即书记家里,想询问个究竟。这才发现了这桩灭门惨案。
\n
紧张,惊吓,连同悲痛。这位中年妇女打电话报警时,已语无伦次,神志不清。
\n
遇害者为书记,书记之妻,其子,其父母,以及其兄。共六人遇害。
\n
卻明接任之前,现场搜寻,勘察,检验;尸体解剖,鉴定;以及对居民,店铺,路人,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走访,全面排查。这个工作在书记工作地遇害地同时展开。并同时对书记及其家人的所有手机,电脑等通信,网络,进行精密过滤。
\n
案发之时正是寒冷的冬季。他每天在寒风中来回奔波。他告诫自己,也告诫所有参战人员,即使是凛冽寒风,我们也绝不退缩;即使是困难大如天,我们也只有战胜它!
\n
一切都毫无收获。从案发到现在,时间已过去整整三天了!
\n
他们又重新返回到原点,对全部线索进行更加细致的反复梳理。终于,有三个极其细微,而又极端重要的线索,被他筛查出来了。他的这一发现,被公安部刑侦专家事后称为“抽丝剥茧;拨云见日。”
\n
第一个线索,是周边邻居曾在案发当晚的九点,十一点左右,发现有三五个中青年人,在他家周围转。一旦发现有人看见他们,便会十分警觉地走开;第二个线索,案发次日,有一个二手机经营者,廉价收购了两部很高档的若基亚手机。出卖手机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第三个线索,书记在县里的住处,头天中午曾有两个年轻人在附近晃悠。被邻人疑而盘问,支支吾吾回答说,想找书记有事,不知书记在不在家。
\n
善于野战,是警察职业的天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