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到检察院去提人时则只能扫兴而归。人,早就被上级的大领导签字调到更大的城市去了。
\n
他一直密切关注着经理的动向。有一天晚上,他看书看到凌晨一点,然后悄悄起来观察二楼的经理家动静,家家户户此时都已关灯睡觉,外面一片漆黑,而经理家的灯反而亮了。他连忙蹑手蹑脚爬起来,利用黑夜的掩护,走到经理家门边,贴着墙悄然朝开着门的经理家里看,他看见了本城有名的大包工头常翔正往经理家桌上放东西。是两包报纸包着的类似于糕点,米花糖之类,四四方方的东西。他不傻,能知道那四四方方的两大包东西是什么!
\n
经理仿佛看见了他,突然站起身朝门外走来,卻明吃了一惊!赶紧将身退回到转角的黑暗处。经理走到门边,拉开门,朝外四处看了看,认为安全了,这才返回客厅,顺手把门半掩,然后把那两包显得有些沉重的东西收了起来。
\n
卻明想,自己虽然亲眼见到了行贿,受贿,但最让人恼火的是拿不到证据。有证据想把他告倒都十分困难,假如是没有证据,那不仅仅是难,而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弄不好自己反倒要遭受陷害!
\n
苦恼于此事,卻明自此仿佛走火入魔,茶饭不思,整整想了三天。终于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只要自己敢于主张正义,敢冒风险,挺身而出,作为证人举报,就可顺利立案了。
\n
于是,他想到了他的舅舅,时任市委副书记,分管政法的舅舅。他到了舅舅的办公室,鼓着勇气,大义凛然进行了举报。
\n
由于他的勇敢无畏,嫉恶如仇,他们公司的经理进去了;没有多久,那个已调到大城市的水产公司的经理也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n
卻明所在的城市是产煤区。围绕着煤这个高回报的产业链,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地级市,共有三十个干部栽倒在这上面。其中就有四个四地厅级领导干部。形形色色,花样翻新的行贿受贿,简直可以让人眼花缭乱。为了煤矿好的选址,为了煤矿取得许可,为了煤矿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时兼并别人······,那些煤老板可说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坚韧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