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谏言皇上有违祖训,是为不孝……
支持得更多,虽然在官职和家世上无法跟前者抗衡,却能在百姓和学子们之中掀起风浪。
一批批称赞皇上英明,岁宁女官忠心为主的口水歌和文章在京城传播开来,甚至向京外传去。
等到支持得多了,渐渐也有人敢在朝堂上,跟那些反对的人争执,朝堂再次热闹起来。
胤禛便趁此机会,令以陈廷敬和张廷玉为首的内阁,颁布了在整个大清推广火耗归公和养廉银的新政。
争吵得正上头的两拨人心情都有些微妙,这下子是吵也不是,不吵也不是。
谁也不愿意推行这样的新政,一旦推行,往后再想抽油水就难了。
反对选秀的那些人怕自己反对新政,另一批人会支持新政,毕竟他们是少数对多数,要是较真起来,这新政怕是再无更改之机。
而支持选秀的……他们也不想支持新政,可又担心反对会影响家中秀女,那先前的付出就没了意义。
新政一颁布下去,朝堂上竟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连吵架的都没了。
*
耿舒宁在布库场里笑得肚子疼,“爷也太狭促了,估摸着这几日医馆要忙坏了,好些人得牙疼。”
胤禛一身束身短打装扮,淡然翻看着允禟交上来的官学选址折子,还有挂在理藩院下的皇商铺子试行的折子。
闻言他调侃,“朕反倒觉得,医馆不会有人去,只是药材要涨价了。”
能做官的,就没几个傻子。
这会子就是再傻的,也反应过来,他们因为选秀而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