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王三刀只感觉那晚被顶的后背一阵发痛。抱着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一至理名言的他倒是反应极快,转身便走,丢下一句:“要得,要得,等着大兵罢!”
刘士仁挣脱儿子的搀扶奔上前几步,双眼愤慨的盯着李芗泉,语气已是相当的不客气:“哎啊,好汉,这是作甚?如果汝不来打岔,此事原本尚可略作挪腾,汝如此作为,大祸来矣,汝害吾刘家村不浅也!”
他对李芗泉的称呼,从“特使大人”到“特使”,再到“好汉”,这种演变也恰恰表明刘士仁从亲近、尊敬到疏远、不敬的内心变化。在他看来,李芗泉的出现,对刘家村可能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与当下有性命之虞比起来,他当然明白孰轻孰重,应该做何选择,因此有这种变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然李芗泉仍是不愠不火:“老族长,刚才我已经听明白了,我必须跟您讲清楚。首先,你们任何一方都无权决定我的去留;第二,人家这是摆明了要吞并刘家村,您要么认命接受,要么由我出面,将这伙人送回去!”
刘士仁冷笑一声:“送回去,汝道这是演大戏,走走过场便算?说得好生轻巧!”
李芗泉压下性子,他仍礼貌有加的回复:“结果如何,容我片刻!”
说完李芗泉也不由刘士仁阻拦,快走几步立在了水潭一侧,对着那边队伍大声一喝:“我乃李芗泉,东婆罗国上官国王派遣赴中华母国的寻根问祖特使,近些日惊扰各方,此皆是本人未曾通报有关,引起诸多误会,甚是不安,但与刘家村没有半点干系,请不要为难刘老族长及其族众,李某在这里拜谢了。”
那位牌子头听了译官的翻译之后,方才大体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他侧头看了一眼刚刚返回的王三刀,对方目光躲闪,牌子头心下明白:与这厮所言的有出入啊。
原来,那晚遭到羞辱与极大失望的王三刀,哪里会上凌霄城做那刺字军汉,一气之下,直接下山投石头寨而去。
寨主阿兰酋长刚开始对其并不感兴趣,但王三刀向其禀告刘家村有“怪人”出现时,酋长联想到前几日在寨外出现的李芗泉,便有了兴致,恰好乌日吉呼委派在此就征兵事宜进行商榷的百户达日阿赤也在寨中,二人便同时接待了王三刀。
对这种超规格的“待遇”,与刘家村的落魄比起来,王三刀顿时感激涕零,立功心切的他,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的向百户大人表述他的猜测,譬如“那人煞是厉害”、“恐怕会对大元不利”,他一描述,却与达日阿赤想起了在石头寨射杀己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