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之后传来了三股义军围攻京都城的消息,吴维收到消息之后觉得时机已到,立马召集人马,他也要去凑一凑热闹。
吴家军早就已经摩拳擦掌,就等着吴维一声令下。
现在吴家军的人数已经达到十万人之多,不过后面来的六万人现在还在训练的阶段,怕是真正上战场还欠缺一些火候。
吴维留下之后的六万吴家军在庆安州继续训练,而他则带着原先的四万吴家军,由李营长带头,带着四万吴家军出发前往京都城。
吴家军的人要去京都城,第一个要过的地方就是幽州。
在这一年多以来,幽州城中的百姓是除了庆安州之外,大周百姓当中在吴家受益最多的。
两州隔得如此之近,幽州城里的百姓们来请教种植或者养殖技术,吴维都交代底下的百姓全部都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其实百姓们的愿望真的很小很小,他们就只是想过安乐能吃饱饭的日子而已,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认谁。
其实另外三股义军对百姓们比起大周朝廷要好太多,可若是没有吴家做对比的话,百姓们可能也都认了。
但有了吴家做对比,他们就觉得义军们也就如此,跟吴家根本就不能比,吴家的吴二公子才是他们心中的皇帝人选。
义军们大多数的心思都放在了扩张地盘上,谁都没有太在意底下百姓们的感受。
要不是他们实在是太穷,上次也不会接受吴维的议和,各自带了十个老农回来,教百姓种植养殖技术。
人是他们带回来的不假,可是百姓们感谢的人却是吴家,没有吴家的提议,哪有他们的今天。
吴家军从幽州城过的时候,别说是幽州城的百姓了,就连幽州城的守军也默默当做看不见。
吴家军就这么堂而皇之穿过幽州城,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一同随行的李营长本来还想着,他们吴家军要想从幽州城过还要花费一番的功夫,却没想到竟然不费一兵一卒。
别说李营长搞不清楚,就连四万吴家军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清楚其中情况的吴维却是什么都没有说,就先让他们自己猜去吧。
不过幽州城一过,之后四万吴家军尽量走的都是山道人烟稀少的地方,他吴家在别的州府影响并没有幽州城大。
若是义军的人看到他们报到上面去,难保他们不会来阻拦他们去往京都城。
虽然他有信心,任何人都阻挡不了吴家军去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