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企求的遥不可及的梦想,接住每一位有梦的人,让他们幻想中的世界能尽量实现,即使需要付出极大、极多的代价与成本,也会视若无睹,好像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之後,先前过程中牺牲的、打拚的全部所有都会化为云烟。
这是一条臻至完熟的产业链,也是一种高级的服务业,他们以「艺术教育」、「文教」的头衔与名义,抛光、打磨自己的事业版图,让他们在外显形式的动作表现、外在营造出的氛围下变得正当、合理、甚至是助人的作为。为了营利,他们可以用取之不尽、甚至无限的话术、专有名词层层包装,让自己的事业高级化、品质化,从而让外行人看不懂,因此尊敬、信服,藉以有理由与条件收取更高的销售金额,他们不将其视为一种商品的贩售、物品的转卖,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兜售商品、兜售服务,只是这个商品变成无形的、cH0U象的、看似有知识T的,他们牢牢抓住每个人想红的普世心理,给那些求而不得、但又很想得到的向往心态有喘息、抚平、满足的空间,却实为把握当今社会大众或某些市场的绝佳商机,凭恃着大家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不顾一切的信念与坚持心X,利用努力付出成本时无可避免的会渗漏出的不喊累、不怕苦、不计较过程中耗费多少无用力气、财产与时间,大大x1ShUn、榨乾这些有梦的人的身T、钱财与青春,但若说成敛财也不太符合,毕竟他们也有付出相当的服务不能说是教育、那些在他们以及学员眼中「专业」的理论与技术面的教育内容,且付钱「学习受训」的学生们也自认为真有学习到些什麽,可以想像幻想自己的目标一天天b近,满足、填补自己空虚的追寻之心,哪怕现实仍然毫无动静,生活没有任何改变,他们也认为一切值得,因此学生有获得「宝贵」的东西,老师们也是专业的教育者,他们没有敛财,至少他们不觉得自己有。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准歌星想红、想出唱片单曲,所以为了目标付出一些时间与金钱成本,生意人想赚钱,所以开课招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满足业者的慾望,两造双方没有冲突的互相往来交流,都付出一些什麽,都得到一些什麽,大家都开心,这不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社会中哪一个产业生态、哪一种发展成熟的领域环境没有类似的利益交换手法?也许我们不应该唾骂、批判他们的一系列行为与事业,用自以为正确的道德感与主观自设的标准规范来评价、针对他们这种游走在人士,因为没有所谓正当正派、恶劣卑鄙的赚钱模式,因为这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