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摘下耳机,耳膜仿佛还残留着那句低沉沙哑的“下一个目标……是你”。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口细微的嗡鸣,窗外夜色深沉,只有远处几盏路灯发出昏黄的光。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林安珂资料,照片里的她眼神坚定,戴着一副银边眼镜,穿着实验室白大褂。她的研究方向是量子通信与数据加密技术,属于国家重点项目。最近半年内,她参与过一项关于“非对称密钥结构在量子传输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代号“钥匙”。
我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拳头。
“钥匙已经找到。”古墓中那个临死前的敌人说过同样的话。而如今,绑匪又将这句话作为威胁的开场白。
赵队站在门口,眉头紧锁:“你确定要继续查下去?”
“我必须查。”我说,“这不是巧合。”
他叹了口气,把文件夹放在桌上便转身离开。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但我更清楚,这起绑架案背后藏着的,不只是一个研究员的失踪那么简单。
我打开系统,调出A.K.L.三个字母的地板划痕图像,放大后用绘图软件勾勒轮廓。字母边缘模糊但排列工整,显然是刻意留下的信息而非挣扎时的无意识痕迹。
“A.K.L.”
“Anke Lin”
“钥匙”
“乌鸦徽章”
这些关键词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碰撞、重组。我突然想起,在古墓战斗结束后的混乱中,曾有一名敌方成员胸口佩戴的乌鸦徽章掉落在地,当时我顺手捡了起来,装进了证物袋。
我立刻起身,走向证据室。
半小时后,我拿着那枚乌鸦徽章回到办公桌前,灯光下,它的金属表面刻着一行极小的数字:**E-712**。
我在数据库里输入搜索,结果却一片空白。我尝试换用不同的关键词组合,最终在一个旧档案中找到了类似的编号——那是十年前一起未破的国际间谍案中,涉案人员使用的身份识别码。
我的心跳加快。
如果这个组织真的与当年的情报战有关,那么林安珂的研究很可能就是他们需要的关键技术。而她本人,也许并不只是一个被劫持的研究员。
我拨通了阿凯的电话。
“帮我查一下林安珂的社交圈,特别是过去三个月内有没有和国外人员接触。”
“现在?”阿凯的声音带着困意。
“越快越好。”
挂断电话后,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