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年初,寒假的青山村沉浸在一片荣耀与喜庆交织的热烈氛围中。赵悦的小叔赵小斌(斌:由文和武组成),这位从自卫反击战的硝烟中凯旋而归的英雄,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县里领导亲自带队前来慰问,公社干部们簇拥在旁,乡亲们更是满怀崇敬,将赵小斌视作全村无上的骄傲。整个村子热闹非凡,人们的欢声笑语与对英雄的赞美之词交织在一起,久久回荡。
赵小斌作为军校的大学生,在自卫反击战中英勇负伤,此次是趁着疗伤的假期回到家乡探亲。他的英勇事迹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周边地区,消息也很快传到了赵悦所在高中领导的耳中。校领导们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深刻教育的绝佳契机,能够在学生们的成长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在开学前夕,校领导特意找到了赵悦,言辞诚恳且满怀期待地表达了希望她能邀请小叔到学校做一次演讲的心愿。校领导详细阐述了此次演讲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希望借助小叔的亲身经历,点燃学生们内心深处昂扬向上的斗志,让他们在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重重挑战时,能够拥有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勇气;另一方面,借此机会培育学生们炽热深沉的爱国情怀,使爱国精神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他们成长旅程中坚定不移的精神指引。
小叔赵小斌在接到赵悦传达的邀请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他深知这一演讲对于年轻学子们的重要性,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或许能像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然而,随着他载誉归来的消息广泛传播,各类机关单位的演讲邀请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来,一时间让他应接不暇。面对如此众多的邀请,他深感分身乏术。思索再三,他将目光投向了聪慧过人的赵悦,觉得赵悦对自己的经历十分熟悉,且这孩子向来机灵懂事,如果由她代替自己去各个地方演说,或许既能满足各方需求,又能锻炼赵悦的能力。
当小叔向赵悦提出这个想法时,赵悦却婉拒了小叔的提议。她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透露出坚定与无奈,说道:“小叔,我真的不想参与。您看,这一转眼就到 1981 年了,我马上要参加高考,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一心想一次性通过,尽早去北京。”赵悦心中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她虽年仅 11 岁,但因带着前世的记忆,心智格外成熟。她清楚地知晓,1982 年深圳将会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那将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绝佳机遇。
为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赵悦早已在心中谋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