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嬴政。
却发现嬴政此时饶有兴趣地看着赵诚。
此时的嬴政,好似看到了年幼时的赵诚在庭院之中,叉腰舌战群妇!
又好似看到了赵诚独战群童,被那孩子父亲呵斥之后,提刀夜入其家,以刀抵着喉咙逼其认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知道,这孩子今日并非是恃功而骄。
他是一向如此锋芒毕露,仇不过夜……
不过再杀相府一部甲士就不必了,相府的甲士,那也是大秦的好儿郎,不能死在自家重锋之下。
不过昌平君此举,确实是把手伸的太长了,只死八百门客,不足以惩罚。
于是嬴政开口道,“好了,不必再以相府属地私兵试锋,都是我大秦儿郎,可以死于战场,不可死于殿前。”
“不过,相国此举确实不妥。”
“赵诚乃吾大秦之重锋,于战场之上以命搏出战功赫赫,凯旋回师之际,却要受到质疑,难免让将士们寒心。”
“若是此举成为常态,日后将士们用命拼杀,难道都要由丞相试之才能获取军功?”
“相国也该给赵诚,给将士们一个交代。”
昌平君叹息行礼,“臣……”
嬴政轻描淡写地道,“这样吧,寡人来定,昌平君封地剩余粮赋上缴中央,由秦军屯田都尉直接征收,轻点后赐予赵诚一部,以彰奇勋。”
昌平君浑身一震,嬴政却还没说完。
“属地私兵划出一半,常卒归入郡兵,锐士归属赵诚麾下。”
昌平君瞪大了眼睛。
不是,这借题发挥未免太明显了吧大王!
这两刀也太狠了!
但他却无法反驳一句。
此事本就不妥,若是杀了赵诚还好,强行证军功为假,还去了军方一个骄阳新贵!
但没杀掉,就是他不妥。
再加上被赵诚抓住了尾巴,于百官面前,架在火上诛心,事态的严重性一瞬间上升好几个档次。
嬴政借此削弱他的势力,时机力度都是恰到好处,他根本无从反抗。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嬴政第一次削弱以昌平君为首的楚系外戚势力了。
建立符玺制度,收回重铸昌平君曾持有的南郡虎符,铭文从楚王熊启改为秦王政,收回了其调兵职权。
又在七年之前,就嫪毐之乱清洗外戚同盟。
当时赵系外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