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当场翻阅,只是掂了掂份量,便转身朝自己的公房走去。
回到自己的独立公房,关上门,隔绝了外界一切窥探。
李玄将卷宗盒放在书案上,没有立刻打开。
他先是静坐片刻,将方才在太傅面前的心绪。
与林沐交锋的得失,一一复盘,直至心如止水。
而后,他才解开牛皮绳,打开了那个尘封了数年的盒子。
一叠叠泛黄的文书,静静躺在里面。
有大理寺的勘验记录,有刑部的审讯供词,有京兆府的走访文录。
还有一长串涉案人员和物证的清单。
李玄看得极其仔细,一个字都不放过。
他看的不是内容,而是内容背后的逻辑。
官员的批注,字里行间透出的态度是急于结案,还是审慎细致?
证人的供词,前后是否有矛盾,是否存在被人诱导的痕迹?
物证清单,是否每一件都与案情有必然的联系?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纸张,目光锐利如鹰。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就在李玄以为要无功而返时,他的指尖停在了一份被压在最底层的文书上。
那是一份不起眼的验尸报告,也就是所谓的“格目”。
报告写得很潦草,结论也简单明了:柳家家主柳承志,系自缢身亡。
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
然而,李玄的目光,却死死锁在了格目末尾的那个签名上。
不对!
这个签名不对!
寻常仵作的签名,不可能有如此老辣的笔力,更不可能在这种无关紧要的文书上,刻意显露锋芒。
这笔锋,这运笔的习惯……
李玄的脑海中,无数记忆飞速闪过。
他曾在宋濂的书房中,见过一本已故名家的法帖集。
其中,就有这个人的笔迹!
三年前病故的太医院院使,王普!
这个签名,是模仿王普的笔迹伪造的!
一个惊人的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击中了李玄的脑海。
为什么要伪造签名?
一个普通的自杀案,需要劳动一位太医院院使来验尸吗?根本不可能!
唯一的解释是,柳承志的死因有鬼,原来的仵作不敢或者不愿作伪证,于是,幕后黑手便杀人灭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