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壳警报”让林羽警觉到持有M16的掠夺者小队的出现,并被迫采取荧光粉标记等反制措施,预示着人为掠夺的威胁升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股外部势力,林羽利用手头有限的工具,展开了一场名为镜中窥敌的侦察行动,而这次行动不仅让他获取了关键信息,也揭示了敌人的残暴与狡诈,进一步迫使他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博弈。
枪声和M16步枪的出现,让林羽意识到他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已经升级。这些掠夺者显然比“黑鸦”所代表的小股幸存者更加危险,他们装备精良,行事残暴,对资源的掠夺更是肆无忌惮。林羽知道,仅仅依靠荧光粉标记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获取更多关于这支小队的信息,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侦察。然而,直接靠近侦察太过危险。这些掠夺者拥有远程火力,而且显然警惕性很高。他需要一种能在远距离观察敌人的方法。
他回想起在废墟中搜集到的一些破旧物品,其中有几片抛光的金属片。这些金属片虽然不是专业的望远镜,但在阳光下,它们能够反射光线,或许可以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
第二天清晨,在确认掠夺者小队没有出现在附近后,林羽悄悄地潜出山洞。他带着抛光的金属片,爬上附近一座较高的山坡。他选择了一个既能俯瞰野果丛和溪流,又能隐藏自己的位置。
他小心翼翼地利用阳光,将抛光的金属片反射阳光,尝试着观察野果丛区域。起初,效果并不理想,光线反射模糊。但经过几次调整角度和焦距的尝试,他逐渐掌握了技巧。他将两片金属片叠加在一起,通过微调角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简易的折射系统,让他能够模糊但清晰地观察小队的动向。
他的耐心得到了回报。果然,在上午时分,那支三人小队再次出现在野果丛附近。他们依然手持M16,警惕地环顾四周。
林羽的目光锁定了他们的领头者。这个人身材魁梧,行动间带着一种久经杀戮的彪悍。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脸上有一道从眉骨一直延伸到下颌的狰狞刀疤。更让林羽感到不适的是,这个领头者竟然戴着防毒面具!这表明他可能经常出入有毒区域,或者对空气中的某些物质非常敏感。他的背包鼓胀,显然装满了掠夺来的物资。
林羽将这些细节一一记录在脑海中,并将“镜中窥敌”的初步观察,包括“用抛光金属片反射阳光观察小队(领头者戴防毒面具,背包鼓胀)”的发现,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这个小队比他想象的更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