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生存的压力容不得他过多地沉溺于道德困境。每当他遇新鲜尸体仍照烧不误。即使那些尸体看起来更完整,甚至能从穿着上看出它们生前的职业或身份,林羽也无法停下手中的动作。他知道,这是末世的法则,他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维持生命。这种看似冷酷的行为,却是他在极度严酷环境中,为了活下去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他将这种在道德挣扎中,仍旧为了生存而做出残酷选择的现实,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末世中的人性,正被环境无情地塑形和改变。
然而,在一次燃烧尸体的过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却悄然发生,为林羽带来了希望。
这天,林羽像往常一样,将一具在废墟中发现的男性尸体投入火中。这具尸体穿着厚重的冬衣,看起来像是某个幸存者。在尸体被火焰吞噬之前,林羽习惯性地检查了一下尸体上的残余物品。他发现,在尸体胸前的口袋里,竟然藏着一个用防水布包裹的小包。
林羽好奇地打开小包,里面赫然是几粒饱满而坚硬的种子!这些种子颗粒饱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深褐色,与他之前见过的麦粒不同。林羽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是抗寒小麦的种子!
他回想起末世前的资料,曾经有科学家在研究一种能够在极寒环境下生长的抗寒小麦品种。这种小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在冰雪覆盖的土地上存活。这些种子,无疑是那具尸体生前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他在这片废土上最大的希望。
这些抗寒小麦种子,成为了林羽在这个冬季最大的希望。这意味着,即使在严酷的冬季,他也可能拥有新的作物来源,不再完全依赖易受温度影响的土豆和萝卜。他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收好,如同对待最珍贵的宝藏。
他将这次“碳魂交易”中,所带来的震撼性转折,包括“某尸体口袋藏有种子(抗寒小麦),成为冬季希望”的意外发现,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也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
这次对尸体作为燃料的利用,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资源利用和道德底线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他虽然在燃烧尸体供暖中经历了巨大的道德挣扎,却也意外地发现了抗寒小麦的种子,为未来的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种在道德与生存之间反复权衡,并在绝境中发现机遇的能力,进一步凸显了第二卷核心逻辑中“平静表象下暗藏资源短缺与外部威胁的隐患”的深层含义——资源匮乏迫使他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