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立刻点燃了一些干柴,制作了几个火把。他举着火把,在洞口挥舞,并发出怒吼。
果然,火光和林羽的怒吼声,对这些食腐鸟鸦产生了震慑。它们发出不甘的鸣叫,然后不情愿地扇动翅膀,暂时地离开了山洞上方。林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驱散,只要尸体还在,它们迟早会卷土重来。他需要定期地用火光来驱散它们。
他将这次“尸墙威慑”的实践,包括“将鼠尸晒干后串成链悬挂洞口,臭味驱敌但吸引食腐鸟鸦(用火光驱散)”的尝试和应对,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在末世中,任何一种防御手段,都可能带来新的麻烦。
这次对鼠尸的利用,也让林羽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他亲手将那些曾经鲜活的鼠类尸体,一具具地晒干,然后串成链,悬挂在洞口时,他的内心深处,一场关于死亡与资源的冲突悄然展开。
一开始,他感到一丝不适。那些僵硬的、腐臭的尸体,让他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末世的残酷。他曾是一个对生命充满敬畏的人,而在末世中,他不得不亲手结束生命,甚至利用这些死亡来保护自己。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他内心道德底线的挑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生存的日益理解,林羽发现自己对死亡的麻木程度越来越高。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对每一具尸体都感到沉重。这些鼠尸,在他眼中,不再仅仅是曾经鲜活的生命,而是一种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它们可以被制成肥料,可以用来驱敌,甚至可以用来充饥(虽然他不会选择这样做)。
这种对死亡的麻木,与他对资源回收的功利心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他知道,这种麻木是末世生存的必然,否则他无法在这片残酷的土地上活下去。但同时,他也感到一丝警惕。他害怕自己会完全失去对生命的敬畏,变得像那些冷血的掠食者一样。他不断提醒自己,他这样做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享受杀戮。
这种内心深处的矛盾,让他对末世的理解更加深刻。生存,不仅仅是物质的获取,更是对人性的考验和磨砺。他将这种心理上的挣扎,以及对死亡的麻木和资源回收的功利心之间的冲突,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这面墙,已经成为他在这片废土上,每一次直面人性深处,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存探索的真实写照。
这次对鼠尸的“废物利用”,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资源利用和内心道德尺度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他虽然成功地利用鼠尸进行防御,却也因此吸引了食腐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