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林羽感到一阵兴奋。如果这个推断是真的,那么这个符号将为他带来新的耕作技术,极大地提升农田的产出。
他立刻决定进行试验。他按照符号的指示,尝试了一种新的施肥方法。他将收集到的骨灰和草木灰,按照他推断出的“图示比例”进行混合。骨灰富含磷,草木灰富含钾,而螺旋状花纹可能代表着某种混合比例或施肥方式。他根据符号的大小和比例,大致判断出骨灰和草木灰的混合比例。
他将混合好的肥料,均匀地撒在几块试验田的土豆幼苗周围。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用量,避免施肥过量。
几天后,试验田里的土豆幼苗果然长势喜人!它们的叶片变得更加翠绿,茎秆也比其他区域的幼苗更加粗壮。当土豆成熟时,林羽惊喜地发现,经过这种“施肥指引”处理的土豆,其产量提升了30%!这个数字让林羽感到一阵狂喜,这意味着他可以通过更科学的施肥方法,极大地提高食物产量,从而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
他将这次“符号重现”的发现,包括“清理岩壁时发现新符号(螺旋状花纹),对照旧符号推断为‘施肥指引’(骨灰+草木灰)”,以及“试验:按图示比例施肥,土豆产量提升30%”的成果,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这面墙,已经成为他在这片废土上,每一次直面未知知识,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存智慧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又一次检查土豆幼苗时,林羽发现,虽然产量提升了,但一些土豆幼苗的叶片发黄,而且茎秆也变得有些脆弱。他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发黄的叶片,正是施肥量最大的那些区域。
林羽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意识到,是施肥过量了!虽然骨灰和草木灰能够提升产量,但如果用量不当,反而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叶片发黄,通常是植物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者根系受到伤害的表现。他过度施肥,导致土壤中某种元素含量过高,反而抑制了植物对其他营养的吸收。
他将这次“符号重现”带来的新问题,包括“土豆产量提升30%但叶片发黄(过量)”的负面影响,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任何新的技术,都需要谨慎的摸索和精确的控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对新符号的解读和施肥技术的尝试,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未知信息的探索和资源利用的精细化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学会了通过观察和试验,将抽象的符号转化为具体的生存技术。然而,施肥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