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的“酿酒”,也可能暗藏杀机。
林羽陷入了沉思。他不能放弃酿酒,因为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末世中显得尤为珍贵。但他必须解决剧毒气体的问题。他想到了将发酵容器密封起来,并通过导管排气的方法。
他找到一个完整的陶罐,确保罐口能够完全密封。然后,他用石刀在陶罐的盖子上凿开一个细小的孔洞。他用一段空心的芦苇杆作为导管,将其一端插入陶罐内部,另一端则延伸到山洞外,确保发酵产生的气体能够直接排出洞外。为了增加密封性,他还用湿泥将导管的根部和陶罐盖子的缝隙都仔细封好。
这种改进后的酿造方法,大大降低了剧毒气体的风险。发酵产生的气体不再弥漫在山洞内部,而是通过导管排出。林羽可以安全地在山洞内进行酿酒,而无需担心再次被毒气熏晕。
几天后,当发酵停止时,林羽小心翼翼地打开陶罐,一股清甜的酒香扑鼻而来。他将陶罐内的液体过滤,得到了清澈的低度甜酒。他小心地抿了一小口,味道甘甜,带着淡淡的果香,虽然酒精度不高,但在这末世中,已经算得上是人间美味了。林羽感到一阵欣喜,他成功了!他酿出了属于自己的“末世之酒”。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在饮用了这批甜酒之后,林羽感到腹部一阵绞痛,随即开始腹泻。他感到一阵疑惑,酒的味道很好,也没有发酸,为何会引发腹泻呢?
他仔细回想酿酒的整个过程,以及变异野果的特性。他突然想到,末世的变异野果,可能含有特殊的糖分,或者其糖分结构与末世前的果实有所不同。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可能未能完全分解这些特殊的糖分,导致酒中仍然残留了大量未分解糖分。这些糖分在进入人体后,可能对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引发腹泻。
他将这次“酒酿禁果”的成果与代价,包括“低度甜酒成功,但饮用后腹泻(果实含未分解糖分)”的教训,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即使是成功制备的食物,也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健康风险。
这次对酒的酿造和饮用体验,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食物特性和自身健康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不仅尝试了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更通过亲身实践,发现了末世中食物的潜在风险。这种对未知风险的探索和学习,进一步凸显了第二卷核心逻辑中“平静表象下暗藏生态失衡”的深层含义。
然而,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腹泻虽然不致命,但长期来看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影响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