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严峻的挑战。他不得不更加频繁地进行浇水,以确保幼苗不会因缺水而枯萎。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他专门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引水灌溉系统,利用竹筒和藤条将远处山脉深处的纯净山水引入试验田,虽然简陋,却大大提升了效率,也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羽每天都会投入大量时间,仔细观察各个区域种子的生长情况。他发现,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仿佛每一个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末世中书写着顽强的生存故事。为了更好地记录下这些宝贵的变化,林羽开始在山洞的一面平整的墙壁上,用锋利的石片刻下详细的日志。他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每一天的天气状况、温度波动,以及幼苗的成长进度,如同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在为这片末世的希望之地,留下宝贵的记录。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洞口,如同温柔的抚摸般洒落在试验田时,林羽便准时开始了他的例行检查。他首先来到浅层种植区,这里是光线最充足的区域,幼苗们在阳光的滋润下,显得生机勃勃,叶片翠绿欲滴,仿佛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无限的期待。然而,林羽知道,光有良好的开端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他小心翼翼地蹲下身,仔细地观察每一株植物的根部,确保没有受到任何病害的侵袭。他还会用手轻轻触摸土壤,感受其湿度是否适中,并根据需要进行适量的、精准的浇水,每一滴水都承载着他的希望。
接着,林羽会前往山洞深处的深层种植区。这里相对阴暗潮湿,但正是这种独特的环境,为那些喜阴、避光的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尽管自然光线不足,但通过他夜间点亮的荧光棒提供的微弱光照,幼苗们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在黑暗中散发出微弱的绿意。林羽小心地拨开覆盖在上面的干草和兽皮,查看种子的发芽情况。每一片新长出的嫩叶,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如同看到了生命的奇迹,同时也提醒着他要更加细致、更加耐心地照顾这些脆弱却充满力量的生命。
对于混合组的种子,林羽则采用了更为复杂、也更需要耐心的管理方法。他不仅要在白天进行常规的检查,还要在夜间利用荧光灯延长光照时间,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每隔几天,他就会精确地调整一次荧光棒的位置,确保每一株植物都能得到均匀的光照,避免任何一株被落下。同时,他还定期更换覆盖在种子上的腐殖质,以保证养分供应的充足,让土壤始终充满活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林羽还尝试了多种创新措施,将他从书中获得的知识与实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