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当铁管被成功软化之后,林羽立刻投入到对铁铲头的制作工作中。他深知,要想让这把新制的农具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确保其形状和结构符合实际需求。因此,在开始动手之前,他仔细规划了每一个步骤,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首先,林羽使用石锤和凿子对软化的铁管进行初步处理。他将铁管一端敲打成扁平状,并逐渐打磨成所需的凹形结构。由于缺乏专业的工具,整个过程显得格外艰难,每一下敲击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和精力。不过,林羽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耐心细致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基本成型之后,林羽又对铁铲头进行了精细打磨。他用砂石反复擦拭表面,去除多余的毛刺和不平整的部分,使整个铲头看起来光滑圆润。与此同时,他还特别注意保持刃口的锋利度,因为这是衡量一把农具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林羽终于完成了铁铲头的制作工作。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铁铲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性能,但林羽发现,与之搭配的手柄却存在严重的缺陷。最初,他打算继续使用树枝和藤条绑扎的方法来制作手柄,但由于木质材料本身的强度有限,在高强度作业下很容易断裂,根本无法承受频繁挖掘所带来的压力。这让林羽感到十分头疼,因为他明白,只有拥有一个坚固耐用的手柄,才能真正发挥出铁铲头的作用。
面对木质手柄易断的问题,林羽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材料或方法来替代现有的木质手柄。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周围的环境,希望能从中找到灵感。
在一次外出探险的过程中,林羽偶然发现了一些动物骸骨。这些骸骨大多来自小型哺乳动物,质地坚硬且富有韧性,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工具的手柄部分。林羽灵机一动,决定尝试将这些骸骨加以利用,看看能否制作出一种更加坚固的手柄。
回到山洞后,林羽立刻着手对骸骨进行处理。他首先挑选了几根长而直的腿骨,用刀具将其打磨成合适的长度和粗细。接着,他又利用石锤和凿子对骨头内部进行清理,去除残留的骨髓和其他杂质,确保手柄的重量适中且易于握持。最后,他将打磨好的骨头与之前制成的铁铲头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把完整的新型农具。
经过多次测试,林羽惊喜地发现,这种由骸骨制成的手柄不仅坚固耐用,而且手感舒适,非常适合长时间使用。相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