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吗?"
礼部尚书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陛下,老臣刚收到一些消息,关于学堂建设的。"
"什么消息?"慕挽歌紧张地问道。
"各地的儒学大师们听说要建新式学堂,反应很激烈,"礼部尚书小心翼翼地说道,"他们担心传统文化会被冲击。"
武芊芊一听就不高兴了:"什么儒学大师?还不是一群老古董!陛下的新政这么好,他们看不见吗?"
"芊芊,别激动,"纪凌尘摆手道,"让礼部尚书说完。"
礼部尚书继续道:"他们联名上书,希望陛下三思而后行。还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圣人之道不可弃'。"
"又是这一套!"慕挽歌气得脸都红了,"这些人就知道抱着破书不放,从来不想想百姓的死活!"
柳如烟轻声说道:"看来反对的声音还是很多。陛下,咱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纪凌尘沉思片刻,问道:"礼部尚书,这些儒学大师都有什么来头?"
"大多是各地书院的山长,还有一些退休的老官员,"礼部尚书如实汇报,"他们在当地影响很大,门下弟子众多。"
"朕明白了,"纪凌尘点头道,"他们是担心失去话语权。传统的科举制度让他们地位崇高,现在要改革,当然不愿意。"
武芊芊愤愤不平:"这些人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的地位,根本不管国家发展!"
"芊芊说得对,但咱们也不能硬来,"慕挽歌思考道,"陛下,要不咱们想个办法,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怎么参与?"柳如烟好奇地问。
慕挽歌眼珠一转,说道:"可以在学堂里设立经典课程,专门请这些大师来讲授四书五经。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能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这个主意不错!"纪凌尘眼前一亮,"挽歌,你这是釜底抽薪啊!"
礼部尚书也点头道:"如果真能这样安排,那些大师们应该会满意一些。"
"不过,"柳如烟提醒道,"要防止他们借机排挤新课程。这些人很狡猾的。"
武芊芊拍着胸脯说:"如烟姐姐放心,有臣妾在,谁敢捣乱就收拾谁!"
"芊芊,不是什么事都能用武力解决的,"纪凌尘摇头道,"对付这些文人,要用智慧。"
正在这时,太监又进来禀报:"陛下,刑部尚书求见,说是关于杨威案的后续处理。"
纪凌尘皱眉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