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不稳。是否……应调集京营精锐增援?或……奏请娘娘,启用南宫那位……”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明——是否该考虑让被软禁在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出面,以天子之名,激励军心,甚至……与也先议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于谦脸上。启用太上皇?这无疑是在触碰一个极其敏感、充满危险的禁忌话题!但国难当头,似乎又是不得已的选择。
于谦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如刀,扫过那名老将,又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目光中的威严与决绝,让所有人心中一凛。
“国赖长君,然陛下虽幼,乃先帝血脉,奉天承运,名位早定!值此大胜之后,正当凝聚人心,彰显幼主威仪之时!”于谦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头,“妄议动摇国本者,其心可诛!至于增兵居庸关……”他话锋一转,指向沙盘,“也先新失前锋,锐气受挫,其主力远来疲惫,粮草转运艰难。居庸关天险,杨洪乃百战老将,只需固守,足以挫其锋芒!当务之急,是稳固京师,安抚军民,整军经武!而非自乱阵脚,行险弄权!”
一番话,既斩钉截铁地否定了启用太上皇的提议,稳定了朝局核心,又清晰指明了军事上的应对之策。殿内众将肃然,再无异议。
“都下去吧,各司其职。抚恤之事,务必尽心,不可寒了将士之心。”于谦疲惫地挥挥手。
众将行礼告退。偌大的兵部正堂,只剩下于谦一人。烛火摇曳,将他清瘦的身影拉得很长。他再次拿起笔,却依旧无法落墨。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东南方——那是紫禁城的方向。
镜静殿下……贵妃娘娘……还有陛下……
孝陵最后那道净化之光中一闪而逝的凝滞感……深宫中,此刻是否也正暗流涌动?那来自深渊的、无形无质的污染……是否已悄然渗入了大明的宫闱深处?
一股比面对瓦剌铁骑时更加沉重、更加难以捉摸的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缠绕上这位国之柱石的心头。外患暂缓,内忧……却如同沉埋的火种,不知何时会燃起焚天烈焰。
---
**慈宁宫。**(更深露重)
宫门紧闭,守卫森严,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捷报。殿内只点着几盏昏黄的宫灯,光线黯淡,气氛压抑得如同坟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陈旧熏香混合的、令人窒息的甜腻气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