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平:黑衣阴影下的新朝
燕王府(行宫)的肃杀白幡尚未撤去,象征着新朝伊始的明黄绸缎已匆忙覆盖其上,透着一股仓促与不协调。灵堂兼议政殿内,气氛压抑而微妙。
新帝朱高燧端坐于临时搬来的、稍显局促的御座之上,身着赶制的龙袍,努力挺直腰背,试图维持帝王的威仪。然而,他略显青涩的面容上难掩的紧张和不时瞟向身侧的目光,暴露了内心的虚浮。每一次朝议,每一次决策,他都本能地寻求那道枯瘦身影的指引。
道衍和尚(姚广孝),身披那件独特的金线梵文黑袈裟,如同新帝身后一道沉默而庞大的阴影。他并未僭越地坐在御座旁,而是侍立一侧,位置却巧妙地掌控着整个大殿的视线焦点。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扫过殿下躬身肃立的群臣,将每个人脸上的悲戚、惶恐、疑虑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尽收眼底。
“陛下,” 兵部尚书张辅出列,声音沉痛而凝重,“先帝大行,举国同悲。然叛军余孽未靖,逆首朱高煦重伤遁逃,其党羽散落民间,恐成肘腋之患。臣请旨,加派精骑,扩大搜索范围,尤其西山方向,务必擒获此獠,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亦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朱高燧下意识地看向道衍。道衍微微颔首,声音平淡无波:“准。张将军(张玉)所部,继续清剿北平周边残敌。另,着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抽调精锐缇骑,组成‘净尘司’,专司追捕逆首朱高煦及其党羽,许便宜行事,遇抗格杀勿论。西山…是重点。” 他特意强调了“西山”二字,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幽光。朱高煦遁入西山,那里也是冰神所在之地,此人已成变数,必须尽快拔除。
“臣遵旨!” 一名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的将领出列领命,正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他眼中闪烁着嗜血与兴奋的光芒,净尘司的成立,意味着更大的权柄。
“陛下,” 户部尚书面带忧色出列,“金陵噩耗虽未得确证,然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北平虽捷,然连番大战,府库空虚,粮秣告急。加之寒冬将至,流民激增,恐生民变。当速调拨粮草,安抚流民,开仓赈济,以固根本。”
朱高燧眉头紧锁,这民生疾苦让他感到棘手。道衍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准。着户部即刻清点府库存粮,优先保障军需与北平城内赈济。传旨山东、河南布政使司,速调粮草三十万石北上。命顺天府尹,于城外择地设立粥棚,收容流民,严加管束,有煽动滋事者,立斩不赦。” 他的命令条理清晰,冷酷高效,迅速解决了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