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彭力的供词,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伸手接过供词,目光迅速扫过,当他看到“高士廉”“高书砚”之名时,眼神骤然一冷。
李世民缓缓合上了供词,沉默片刻之后沉声问道:“彭力之言,可有实证?”
刘弘基低声说道:“回陛下,彭力供词详尽,且与案情细节吻合,其乃高家豢养的死士这一点应该不会有错。”
“高书砚为了孔妙函曾与张毅在孔府起过冲突,还指使柳隆劫持诗鸾,他有陷害张毅的动机。”
“据彭力交代,高书砚在光德坊的沏云轩亲自给他布置的任务,当时在场的还有同为长安三大才子的许文庸和韩学礼。”
“陛下,想要证明彭力供词的真假,只需传讯许文庸和韩学礼即可,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的手指轻轻的叩着击桌案,发出了沉闷的声响,殿内烛火摇曳,将他冷峻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
“绍宗,从目前查到的证据来看,张毅传言案只是年轻人之间的意气之争罢了,这样吧,朕把所有参与此案的人都叫到这大殿来,今天晚上朕亲自了结了此案。”
刘弘基双眼一亮,立即起身拱了拱手,“陛下圣明!”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看向大殿门口,“师立、仁愿,你们两个进来一下。”
话音刚落,刘师立和刘仁愿匆匆从殿外走了进来,齐齐抱拳一礼,“请陛下吩咐!”
“传朕旨意,少府监丞张毅,门下侍中高士廉,国子学士子高书砚,着作郎许敬宗,太学士子许文庸,门下起居郎韩置业,四门学子韩学礼,即刻入宫觐见,朕要亲自问话。”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末将遵旨!”
刘师立和刘仁愿齐齐抱拳一礼,转身快步离去……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夜色渐深,太极殿内烛火通明,李世民负手立于御案前,眸光深沉。
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直守在殿外的曹春元匆匆走了进来,“陛下,诸位大人已至殿外候旨。”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让他们都进来吧!”
“老奴遵旨!”
曹春元拱了拱手,转身朝殿外走去。
不一会儿,以高士廉为首的数位大臣依次进入大殿。
高士廉神色如常,步履沉稳,但目光在掠过刘弘基时,隐隐闪过一丝锐利,高书砚紧随其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