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
中华殿。
唐太宗李世民高坐中央御座,殿内尚书左仆射萧瑀,中书令房玄龄,门下侍中高士廉,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杜如晦,五位大佬分坐左右,众人一边喝茶一边商议政事。
就在此时,御侍太监曹春元匆匆从殿外走了进来,恭敬的拱了拱手,“启禀陛下,卫王殿下在殿外求见。”
李世民脸色一喜,“让他进来吧!”
“老奴遵旨!”
曹春元再次拱了拱手,转身朝殿外走去。
不一会儿,小胖子李泰快步从殿外走了进来,像模像样的拱了拱手,“儿臣拜见父皇!”
“青雀,你不在秘书省读书,跑到朕这来干什么?”
“回父皇,您之前命儿臣在平康坊举办中秋诗会,昨天晚上诗会已经结束了,儿臣是特意来向父皇汇报情况的。”
李世民突然想起来了,当即点了点头,“青雀,朕命你在平康坊举办中秋诗会,是为了给四门学招收一批新的学员,这种小事还用的着向朕汇报吗?”
“回父皇,此次中秋诗会出了五首传世之作,而且还是同一人所作,事情重大,儿臣这才前来面见父皇。”
在李世民的认知里,能写出传世之作之人,哪一个不是当世大儒,而且并不是每一个大儒都能写出传世之作。
现在李泰竟然说,有人在中秋诗会上写了五首传世之作,事情太过匪夷所思,李世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不仅李世民这么想,中华殿内的五位大佬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有人能一下写出五首传世之作。
“青雀,你能确定是五首传世之作?”
“回父皇,所有参加诗会的士子和三位四门学博士一致认可是传世之作。”
李泰说完直接从怀里取出一本奏折,双手高高的举过头顶,“五首传世之作在此,请父皇过目。”
李世民点了点头,“曹内侍,呈上来吧!”
“老奴遵旨!”
曹春元立即上前,把李泰手里的奏折放到了李世民的御案上。
李世民打开奏折仔细一看,立马就被里面的诗句深深的吸引了,特别是四首军旅诗,深深的震撼到了李世民这个马上皇帝。
李世民越看越兴奋,右手一拍御案,猛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好好好!果真是五首传世之作,真没想到我大唐竟然出了一位少年大儒,真是天佑我大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