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终下定决心,暂不返回朝堂,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边疆的经营建设之中。
他深知,边疆的稳定对于大乾王朝而言,犹如基石之于高楼,至关重要。
若能在这片土地上有所建树,不仅可为大乾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抵御外敌入侵,更能从侧面为朝堂分担压力,稳固王朝的统治根基。
李昭仁心中的发展规划宏伟而详尽,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他决心大力推动边疆的经济繁荣。
他果断下令,在边境各重要城镇开辟互市,旨在搭建起一座沟通大乾与周边部落的贸易桥梁。
他积极鼓励大乾百姓与周边尚未卷入此次战事的部落展开贸易往来,期望通过经济的纽带,增进彼此的联系与合作。
为此,他特意派人深入各部落,悉心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而后,组织大乾的商人提供诸如铁器、丝绸、茶叶等在部落中极为紧俏的物资。
这些物品对于部落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铁器可助力他们打造工具、增强狩猎能力;
丝绸能为他们带来华丽的服饰;
茶叶则可满足他们对饮品的需求。
与此同时,大乾商人也积极收购部落的皮毛、马匹等特产,为大乾内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为确保贸易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李昭仁在商道沿途增派了大量巡逻士兵。
这些士兵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商道的安宁。
同时,他还下令设立了多个驿站,这些驿站如同商道上的明珠,为往来的商队提供了便利的歇脚之处,也成为了传递消息的重要枢纽。
如此举措,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交流,更通过贸易往来这一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部落,逐渐削弱了他们与蛮族联合的可能性。
在军事建设上,李昭仁开始有条不紊地扩充并强化边防军队。
他将目光投向大乾内地,招募了一批年轻力壮且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
这些老兵犹如军队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加入为边防军队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战斗力。
与此同时,他在边疆地区精心设立了多个军事训练营。
在这里,他亲自制定了一套针对蛮族作战特点的训练方案,力求使军队能够在面对蛮族时,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训练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对骑射技巧的强化训练,使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