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愈深,霜风渐起。离开了刘伯钦守护的双叉岭地界,西行之路再次变得荒芜莫测。玄奘孤身一人,牵着一匹白马,跋涉于野林山道之间。纵有坚毅佛心,眉宇间也不免染上几分长途跋涉的疲惫与孤寂。
刘子云与白璃的身影,则始终如附骨之影,缀在三五里外。他们时而隐于高坡枯树,时而匿于乱石嶙峋。长安的龙气压制虽远,但这方天地对于异力存在的天然排斥并未减少分毫,白璃始终需要凝神抵抗那份无处不在的沉重枷锁,气息显得有些虚浮。
这日行至正午,前方一片连绵山脉横亘,苍凉荒寂,人烟绝迹。远远望去,那山脉走势奇特,主峰如一方巨大无比的四方印玺,沉稳地镇压着大地,透着一股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威压。山峰虽不高耸入云,却自有一种隔绝红尘、万古不变的孤寂感扑面而来。
“那山……好生怪异!”玄奘手搭凉棚,喃喃自语。他身下的白马也不安地打着响鼻,逡巡不前。行至山脚,只见路径被乱石堵塞,蔓草荒烟,几乎断绝人行。
正当玄奘迟疑彷徨,准备下马另觅路径之时——
一阵清脆悠扬、混合着木鱼声响的佛歌梵唱,随着山风袅袅传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声音平和清越,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玄奘精神一振,循声望去,只见山坳之中,转出一位老僧来。此僧身着破旧却洁净的灰色僧衣,肩扛一柄九环锡杖,手中托着一个紫金钵盂,鹤发童颜,步履轻盈,眼神清澈如婴孩,周身上下无半点凡尘俗气。风尘仆仆的玄奘与之相比,顿显黯淡。
老僧含笑走到玄奘马前,单手作揖:“阿弥陀佛,这位法师何来?可是欲过此山?”
玄奘连忙滚鞍下马,合十回礼:“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奉旨西去拜佛求经,路经此地,路径难通,敢问老院主,此山唤作何名?可有路径通西?”
老僧微微一笑,笑容中似有无穷深意:“此山名为五行山,非无路径,只是路途崎岖难行。若论去处向西,倒有捷径一条,可安稳度过此山。”
玄奘大喜:“请院主指教!”
老僧却不答话,只是微微颔首,转身便引路往山中深处行去,步伐看似不疾不徐,玄奘却需快马加鞭方能跟上。
刘子云的目光掠过老僧,未作丝毫停留,反而投向那形如印玺的山峰深处。识海中沉寂的剑元微微嗡鸣,穿透层层山岩阻碍,直抵核心!
在那主峰之下,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