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台上的赵桓似乎对这场骚动视而不见。他正专注地看着林妙调试那台古怪的青铜装置——三根刻满星图的铜管呈品字形架在礁石上,管口对准的正是旗舰沉没的位置。
"吉时到!"
随着礼官长喝,林妙点燃了引线。铜管发出类似龙吟的尖啸,三发特制的霹雳弹呈品字形射入深海。十息之后,海面下突然亮起幽蓝光芒,随即炸开三个巨大的火环。新型火药产生的非杀伤性燃烧剂,将整片海域染成梦幻的琉璃色。
"是王大哥的..."萧夜松开新兵,踉跄着走向海边。他认出来了,那火焰的蓝色调与王舜生前最后改良的火药配方一模一样。
未时的海风突然转向,将焚烧纸马的烟灰卷向观礼台。郑攸捂着鼻子后退时,撞翻了阿卜杜勒捧着的经卷。这个阿拉伯俘虏竟弯腰用生硬的汉话念道:"魂兮归海,与鲸同游..."
赵桓眯起眼睛。他听出这是《诗经·国风》与《古兰经》的混合体。更奇怪的是,当阿卜杜勒念到"西方之海"时,故意将音节拖长了半拍。
祭海的高潮随着潮水到来。三百八十四具松脂浮筏被推入海中,每具筏子上都堆着阵亡者的衣冠与最珍视之物。林妙亲自点燃第一具浮筏——那是王舜的,上面除了指挥旗,还放着他发明的六分仪原型。
当火筏漂出百丈时,萧夜突然拔剑冲向郑攸。寒光闪过,军需官的幞头连带发髻被齐根削断。
"王舜腰牌上的血还没擦干净!"萧夜剑尖挑着块青铜碎片,上面依稀可见"左三弩"字样。全场死寂中,赵桓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郑卿。"皇帝的声音轻得像在讨论天气,"你可知海祭最重什么?"
瘫软的郑攸还未答话,忽听海上传来连绵爆响。那些漂远的火筏接二连三炸成蓝色火球,竟是林妙在每具浮筏都藏了微型霹雳弹。冲天火光中,赵桓将密折甩在郑攸脸上:
"最忌脏物玷污了英魂归路。"
申时的海滩上,水师将士开始收集被潮水推回的遗物。这是海祭的传统——能被海浪送还的物件,意味着逝者已安然往生。林妙蹲在一块礁石旁,正用磁石测试王舜六分仪的残骸。
"磁偏角又变了。"她突然对走来的萧夜说道,"比海图标注的偏了半度。"
萧夜尚未答话,忽见那阿拉伯俘虏阿卜杜勒扑向浪花。这个独臂老人从水中捞起块焦黑的木板,上面用金漆写着串大食数字。当通译战战兢兢翻译出"黄金航路第三次补给点"时,赵桓的龙靴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