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不过,虞宁的脚步放得特别慢,用手机捕捉巷子里的烟火气。
如果有人入镜的话,她也会过去问问那些人愿不愿意。
人家要是不愿意的话,她就当即把那段素材给删了。
集东镇虽然不是古镇,但巷子韵味十足,即便是随手一拍,都很出片。
这里的一人一角,一烟一气,一山一水。
无不精妙绝伦。
每每和人搭话,虞宁都会说笑一会。
那些长辈看着这么漂亮,又和气活泼的姑娘,自然也愿意多说几句。
等到扎染坊,都快五点了。
但这一路的素材,虞宁收集了不少。
扎染坊名叫“蓝隅”。
这个名字,还蛮有艺术感的。
蓝为靛蓝,亦可比喻天空,而隅,是指一方艺术天地。
扎染坊不算大,但这会里面也有不少游客。
虞宁也提前找到负责人问了能否拍摄,得到应允之后才打开相机。
扎染的过程说不上繁琐,却很有趣。
主打一个考究动手能力。
好在虞宁的动手能力向来不差。
她将手机用支架支好,然后开始着手。
先是在布料上规划纹路和图案。
扎染坊有个图案册子,但虞宁没有选里面的图案,只做了个简单的参考,然后随心所欲的用绘稿夜标了几个纹路和图案出来。
就像一支笔墨被水晕染开来了似的。
简单,却很好看。
虞宁很满意。
接着就是用夹扎法固定布料,形成防染区域。
后面就是染色处理了,将捆扎好的布料浸入染液中,用沸水煮泡的方式,重新浸染。
等这一步走完,后面就容易多了。
只剩下清洗拆线,晒干,再熨平布料,再固色,确保图案清晰。
当然,晒干都还要一定时间,虞宁当天并没有拿到那块布料。
和老板重新约定好时间后,虞宁就又慢悠悠的往民宿方向走了。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
巷子里的灯下飞着几只飞蛾,也没有白日里的热闹,反倒添了几分别致的宁静和自然。
虞宁快到“一川风月”时,陈母打来的电话,说是要吃饭了。
她笑着说了句快到家了。
还没到院门口,坦克就兴奋的冲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