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静音哑铃,说是"在家也能锻炼,别总躺着";第二次是一台崭新的电脑,"联网就能看老家的新闻,想我们了就视频"。她说话时总是轻轻拍我的肩膀,力度适中,像母亲哄孩子般自然。有次恰逢周末,她特意带我去薛家岛的渔家乐,木桌上摆满了清蒸螃蟹、辣炒蛤蜊、鲅鱼饺子,海浪在不远处拍打着礁石,酒杯相碰时,她忽然说:"小时候你总护着我们,现在换我们照顾你。"海风掠过鬓角,竟让我一时语塞。
三、妻子的背影:在冷库与时光赛跑的女人
二月底,妻子阿梅因冷库的苹果发货事宜短暂返家。她的行李箱里装着半袋黄岛的虾皮,说"给咱爹娘熬汤喝"。那几日,她像陀螺般旋转:白天去五里沟的苹果冷库验货,晚上对着账本核对菏泽李老板、东北孟老板的订单——尤其是出口俄罗斯的几十吨苹果,从果径大小到糖度检测,她都要亲自把关。"海南的客户要赶在春节后第一波上市,合肥和杭州的订单得挑最红的果子。"她趴在餐桌上算着物流单,台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才发现她的鬓角竟添了几根白发。
某天深夜,我起夜时看见她正对着手机屏幕与海南客户视频,身后的冷库门开着,冷白色的灯光映出她裹着厚外套的身影。她逐一翻动苹果,用带着蒙阴口音的普通话认真解释:"您看这果蒂,发青的说明新鲜;表皮的斑点是日照足的标志,甜着呢。"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了她一年几千吨发货量背后的辛劳——那些远销各地的苹果,不仅是生计的依托,更是她用汗水编织的生活密码。
四、离别时分:在风车转动中收藏光阴
五月的黄岛已透出夏意,槐树花在街头巷尾散发着清甜。离别的日子定在夏至前一日,阿丽妹子帮我收拾行李,将姐姐买的哑铃和电脑仔细裹上泡沫纸,保法大哥特意去码头买了两箱真空包装的海鲜,说"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发车前,保发大哥塞给我一袋晒干的海苔,"泡茶喝,比茶叶还香",他的眼睛有些发红,转身时用力抹了把脸。
皮卡车驶离开发区,途经张家坡路口时,我忽然看见成片的风力发电机在远处的山岗上转动,巨大的叶片切割着云层,投下斑驳的阴影。这是2013年的春天与夏天的交界处,距离后来震惊全国的"11·22"事故还有半年时光,此刻的黄岛正沉浸在蓬勃的建设中,而我的记忆却永远停留在那些被亲情浸润的细节里:是阿丽递来的热包子,是阿慧拍肩时的温度,是妻子在冷库核对订单的背影,是保发大哥欲言又止的泪光。
尾声: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