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初散时,岱崮的轮廓从云海中浮现。这座被地质学家称为"方山"的奇特地貌,顶部平坦如砥,四壁陡峭如削,像一枚被岁月磨平棱角的印章,稳稳钤在沂蒙群山之间。站在海拔632米的晨云崮顶,脚下的石灰岩泛着青灰色的光泽,那是五亿年前寒武纪海洋的馈赠。
地质运动的伟力在崮体上留下清晰的年轮。当华北板块在造山运动中剧烈抬升,崮顶的巨厚石灰岩层如不屈的脊梁,在亿万年风雨剥蚀中岿然不动。而支撑这方"石帽"的,是易被侵蚀的泥岩与砂岩基座。这种"上硬下软"的结构,恰似生命的韧性——柔软的基底承受着岁月重压,坚硬的意志却直指苍穹。在木林崮的退化期崮体上,崩塌的石块如书页般层层叠叠,记录着地壳运动的密码;而新生的山桃正从石缝中抽出嫩芽,用一抹新绿续写着生命的史诗。
生命总能在绝境中找到突围的路径。在太平崮的绝壁之上,野蔷薇将根系深深扎入岩缝,每逢春日便绽放出如云似霞的花朵;崮顶废弃的石砌山寨里,青苔沿着先民开凿的石阶蜿蜒生长,与斑驳的碑文共同编织着时光的经纬。这些顽强的生命形态,恰似沂蒙山人在石缝中开垦梯田、在崮顶建造家园的缩影——面对大自然的严苛馈赠,他们用扁担挑出山路,用石碾磨出希望,将生存的智慧刻进每一道崮纹。
午后的山风掠过崮顶,带来远处孟良崮的回响。这座见证过红色战役的英雄之崮,如今已化作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当游客们惊叹于崮体的险峻奇崛时,或许更该读懂其蕴含的生命哲学:那些被风化剥蚀的痕迹,何尝不是岁月颁发的勋章?就像身患重疾却依然笑对人生的母亲,就像在轮椅上耕耘数字田园的创业者,他们用不屈的姿态证明:真正的坚韧,不在于对抗世界的棱角,而在于将命运的裂痕化作绽放的缝隙。
夕阳为崮群镀上金边时,云海再次从谷底漫涌而来。此刻的岱崮宛如漂浮在云海上的方舟,载着亿万年的地质记忆,驶向永恒的明天。而生命的韧性,正如崮顶的迎客松,在山风与云雾的淬炼中,愈发遒劲苍翠。
第三章海棠花开
崮顶的晨雾尚未散尽,蒙阴县岱崮的文化广场已飘来煎饼的麦香。每周六的"海棠市集"准时开市,三十六顶蓝色帐篷在晨光中次第展开,摊位上摆放着手工编织的蜜桃香囊、崮石雕刻的镇纸、用桃胶熬制的护肤品,还有带着露水的新鲜蜜桃。这些商品背后,是三十位残障创业者的故事。
市集西北角的"崮韵工坊"摊位前,围着几位选购蜜桃酱的游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