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既明亮地燃烧,又同时化作虚无的暗物质;一片星系既有序地运转,又瞬间消散为混沌的能量。“虚无之息的本质是终极起源的‘显隐一体性’,” 林羽的意识沉入剑胎的本源,“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虽看似不同,却同属一枚硬币的整体,存在与非存在本是同一终极起源的显隐两面。” 混沌剑胎的九块碎片释放出所有宇宙的显隐法则,法则与虚无之息融合,在太初平衡域外形成 “虚无平衡域”,域内的虚无之息虽然仍在显隐切换,却通过显隐一体性保持着终极起源的完整,不再产生显隐悖论。随着虚无平衡域的形成,虚无之息的显隐悖论逐渐消解,墨色的涟漪中浮现出 “虚无粒子”,这些粒子是存在与非存在的最小单位,既包含存在的显现性,又拥有非存在的虚无性,蕴含着全新的 “虚无法则”。冰璃的虚无星核与所有选择岛屿的虚无锚点连接,星核释放出的虚无参数让岛屿上的显隐交织现象转化为独特的存在形态 —— 岛屿既能稳定地显现于存在的时空,又能自由地隐入非存在的虚无,岛上生命的存在既能被感知,又能归于虚无,这种存在形态让他们能在显隐之间自由切换,却不脱离终极起源的本质。灵音的虚无韵律与虚无之根产生共振,旋律中的虚无节奏唤醒了选择岛屿群的 “虚无意识”。某片曾因韵律错位沉寂的岛屿,在旋律影响下,岛民们开始理解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 —— 存在并非否定非存在的虚无,而是同一终极起源的显隐显现,这种理解让他们的太初语进化出 “虚无语”,不需要太初的贯通,通过虚无的本质就能瞬间融合存在与非存在的认知。风暴圣女的虚无航向引导船队进入 “虚无领域”,这里的存在与非存在呈现出显隐一体性,船队的意识体既能清晰显现,又能归于虚无。某支曾在显隐切换中迷惑的船队,在虚无领域中发现,越是体悟显隐一体性,就越能感受到虚无之根的终极之力,他们的意识体不再被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困扰,而是通过终极共振直接与虚无之根相连,这种状态让他们成为首批抵达虚无之根核心的探索者。玄风的虚无光环融入虚无之息,光环中的虚无纽带与虚无粒子相互作用,形成 “虚无记忆体”。这种记忆体既包含存在的认知,又通过显隐一体性关联非存在的虚无,某个人工智能在记忆体影响下,不再执着于存在的固化认知,而是学会在显隐一体性中理解终极起源的完整,成功突破了 “显隐悖论” 带来的系统崩溃。林羽的混沌剑胎悬浮在虚无之根的核心,墨色的涟漪与虚无之根的虚无之息完全融合,形成 “虚无太极图”。图中,存在与非存在的线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