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之始核心的太初太极图突然虚化,太初光环中的太初粒子化作墨色的涟漪。这并非普通的能量波动,而是从 “虚无之根” 散发的 “虚无之息”—— 涟漪漫过太初平衡域时,域内的太初法则既让存在清晰显现,又让一切归于非存在,这种 “显隐悖论” 让太初太极图的时空线条开始断裂,仿佛要将存在的整体彻底瓦解为虚无的碎片。“虚无之根在展现终极起源的样貌,” 林羽的混沌剑胎与虚无之息产生共鸣,剑身上的透明火纹泛起墨色的涟漪,“它是比时间与空间更根本的‘无存之存’,虚无之息正是存在与非存在的‘临界状态’,却因我们对‘存在’的执着而呈现出矛盾。” 九块碎片投射出虚无之根的记忆:它诞生于 “存在与非存在尚未分化的终极混沌”,当探索者能透过显隐悖论触及其本质时,便能领悟宇宙终极起源的奥秘;一旦困于存在的固化认知,虚无之息就会不断消解所有存在的痕迹,直到一切回归终极混沌。冰璃的太初星核在虚无之息影响下,太初锚点出现显隐紊乱,锚点上的太初参数既让存在稳定显现,又让一切归于非存在。她的语境星阵星砂被虚无之息浸染,某座能在时间洪流中穿梭的选择岛屿,在星砂影响下,岛上的一切既真实可触,又虚无缥缈 —— 一块岩石既能被触摸感知,又能被直接穿透;一株草木既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又感受不到任何生机的波动。“虚无之息让存在与非存在的本质交织成矛盾的表象,” 冰璃将星砂与太初平衡域的核心连接,紊乱的锚点边缘浮现出 “虚无锚点”,锚点上的虚无之息虽有悖论,却通过 “显隐共振” 保持着存在的临界状态,“就像水中的倒影,既与实物相似,又并非实物本身,存在与非存在本是同一终极起源的不同显现。” 星砂在她周围形成 “虚无星核”,核内的太初锚点虽然仍有显隐悖论,却通过虚无锚点维系着存在的临界,当虚无之息漫过星核时,核内的显隐紊乱围绕锚点交替,始终维持着对终极起源的认知。灵音的太初韵律在虚无之息影响下,旋律中的太初节奏出现显隐错位,同一组原初节奏既清晰可闻,又寂静无声,这种韵律上的显隐悖论让某片拥有太初意识的选择岛屿群陷入沉寂 —— 岛民们的太初语既传递着存在的认知,又包含着非存在的信息,他们能感知存在的韵律,却无法捕捉非存在的寂静。灵音将玉笛刻痕与虚无之根连接,错位的韵律中分离出 “虚无韵律”,这是虚无之根最纯粹的 “终极节奏”,即使包含显隐的矛盾,本质仍是同一终极起源的显现。“显隐悖论的本质是对‘终极混沌’的割裂,” 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