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胡哨的玩意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当第一条用水泥铺就的主干道——西市一号路,在万众瞩目下拆掉围挡时,所有的抱怨都化作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啊!
平坦!前所未有的平坦!平整得如同一面巨大的灰色镜子,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路面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头,用料扎实,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厚重感。
再也没有坑坑洼洼的积水潭,再也没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窘迫。马车行驶在上面,车轮滚滚,只发出清脆而平稳的“哒哒”声,车厢里的人甚至感觉不到一丝多余的颠簸。
一个从乡下进城卖菜的老农,牵着驴车走上水泥路时,整个人都傻了。他低头看看脚下干净得不像话的路,又看看自家驴蹄子上沾的黄泥,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愣是不敢往前再走一步,生怕把这“神仙路”给踩脏了。
“我说老丈,你倒是走啊!堵着道了!”后面赶车的人不耐烦地催促。
老农一脸为难:“这……这路也太金贵了,俺的驴……”
话没说完,一辆华贵的四轮马车从他身边飞驰而过,速度比在土路上快了何止一倍,车轮过后,路面上连条印子都没留下。
老农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更绝的是,道路两旁每隔十丈,便有一块被打磨得光滑无比的青石,上面用苍劲有力的楷书刻着三个大字——崔氏造。
这三个字,比任何吆喝都有用。
如今长安城里的人,谁不知道西市这条最好的路是清河崔家出钱修的?大家嘴上不说,可买东西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往挂着“崔氏”招牌的铺子多瞅两眼。
一时间,“去崔家路上逛逛”,成了长安百姓最新的口头禅。
崔民干最近走路都是飘的。
他每日雷打不动的功课,就是背着手,像巡视自家领地一样,在西市一号主干道上溜达两圈。每当看到路人对着“崔氏造”的石碑指指点点、交口称赞时,他那张老脸上的褶子都能笑成一朵菊花。
五十万贯!花得太值了!
这哪里是修路?这分明是给崔家立了一座横贯长安的功德碑!太子殿下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简直是天纵奇才!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太原王家的王枳。
东市那条被他以八十万贯天价拿下的主干道,如今依旧是长安城最繁华的所在。王家商铺的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