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你用何物修路?长安的青石板路,修缮起来耗费巨大,那些商人当真肯下此血本?”
“自然不会用青石板。”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终于抛出了他的王牌,“儿臣新得一物,名为‘水泥’。石灰黏土,高温煅烧,磨粉之后,和以沙石,兑水搅拌,半日之内,便可凝固如石,坚不可摧。”
“坚不可摧?”李世民的眼睛猛地亮了。
作为一个从刀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马上皇帝,他对这四个字的敏感度,远超殿内任何一位文臣。他脑子里瞬间闪过的,不是平整的马路,而是高大坚固的城墙,是能抵御万马千军的堡垒,是能锁住滔天洪水的堤坝!
“此物……若用来修筑城墙,又当如何?”李世民真是满脑子都是打仗,想到就直接问了出来。
“自然是固若金汤。”李承乾点了点头,肯定了自家老爹的想法,“不过此事不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眼下,还是先将长安城内外的路修好,方为上策。至于其他......”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他挥了挥手,示意那些言官退下,殿内只留下了他和李承乾。
嘿,还真是急性子。
“水泥之事,暂且不提。”李世民重新坐正,神情严肃起来,“但商业之事,不可不慎。自古以来,朝廷皆以农为本,商为末。过度鼓励,恐非社稷之福。”
“阿耶此言差矣。”李承乾道,“时代变了。”
“如今红薯已在关中试种,待秋收之后,其产量必将震惊天下。待到明年推广开来,我大唐将再无饥馑之忧。”
“百姓能吃饱了,人口便会迎来暴涨。十年,二十年后,我大唐的人口可能会翻上几番。到那时,单靠种地,难道能养活所有人吗?多出来的人口,他们吃什么?做什么?”
李承乾一连串的反问,让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布局。”李承乾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大力发展手工业,鼓励商业流通。让百姓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有活干,有钱赚。如此,国家才能真正强盛,百姓才能真正富足。”
“而要管理好这日益繁荣的商业,便要对商税进行改革。明确税率,简化流程,既要让朝廷收到钱,充盈国库,又不能竭泽而渔,打击了商人的积极性。”
李世民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他还在为这个儿子的顽劣而头疼,可如今,他却在描绘一幅连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