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院落,略加改造,挂上了“长安东市小学”和“长安西市小学”的牌匾,又招募了一批穷困潦倒、怀才不遇的落魄文人担任先生。
别说为啥不请有名的文人大儒,他们不来啊,都在观望呢。
长安东市小学内,十几个新上任的先生局促地站着,看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太子殿下,心中忐忑。
李承乾环视一圈,开门见山:“叫诸位来,只说三件事。”
“第一,把你们以前读的那些子曰诗云,都给孤忘干净!”
众先生闻言大惊,面面相觑。
“别那么看着我,”李承乾语气淡然,“孤不是说圣人经典不好,但那些东西,除了能教出几句酸诗,在过日子上,屁用没有。”
“殿下!这……这是何意?”一位山羊胡老者颤巍巍地站起身,满脸的不可置信,“圣人经典乃立身之本,教化之基,岂能说忘就忘?”
“立身之本?”李承乾冷笑一声,目光直视那老者,“老先生,孤问你,你苦读半生,为何至今仍是布衣,连养家糊口都难?”
老者脸色一白,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因为你们读的那些东西,除了能写几首酸诗,在酒楼里骗几声叫好,屁用没有!”李承乾的话毫不客气,如一记记耳光扇在众先生脸上。
“孤要办的学堂,不是培养吟风弄月的废物!”话糙理不糙,一众穷酸秀才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第二,你们要教的,就是让孩子们能看懂官府的告示,能给家里写信报平安,能算清楚自家的账,别被地主奸商蒙了。就这么简单。”
“第三,”李承乾看向一旁早已等候的马周,“这位是户部的马周,以后,他会来教你们基础的算学,你们学会了,再教给孩子。”
一番话说完,李承乾便转身离去,留下满院子消化着颠覆性言论的先生,和一脸苦笑的马周。
......
半月之后,城西。
杨曦一身月白锦袍,手持折扇,再次以“杨公子”的身份,召集了崔民干、王枳等一众股东。
有了上次“天雷开山”的震撼,这次股东们来得一个比一个积极,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杨公子,许久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崔民干这老狐狸,一上来就先拍了一记马屁。
杨曦只是淡淡一笑,也不废话,直接命人抬上一样东西。
那是一块一丈见方,半尺来厚的巨大灰色石板。石板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