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科举,本是为打破世家门阀对官场的垄断,到了李唐,虽沿袭了此制度,但骨子里却依旧换汤不换药。
如今的科举,考的无非是帖经、墨义,说白了,就是考背书。把儒家那几本经典死记硬背,抠字眼,做填空题。这种方式选拔上来的,要么是皓首穷经的老学究,要么是只会引经据典的酸腐文人。
至于那些真正有经世致用之才,懂算学、通律法、明格物的人,有可能就被挡在了门外。
更别提,考官们凭着考生的字迹、名号,便能知晓其出身。世家子弟,哪怕文章写得狗屁不通,也能凭着家世背景,混个一官半解。而寒门士子,即便才高八斗,也可能因为得罪了某个考官,或是无人引荐,而名落孙山。
长此以往,朝堂之上,只会充斥着一群夸夸其谈、不务实的“嘴炮王者”,以及盘根错节、互相包庇的世家子弟。
这,不是李承乾想要的大唐。
他要的,是百家争鸣,是唯才是举!
没过多久,魏徵便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显德殿。
“殿下召老臣前来,所为何事?”魏徵的声音有些疑惑,不会是又让自己写文章喷李世民吧。
“魏师,请坐。”李承乾亲自为他斟上一杯热茶,开门见山,“孤想听听,您对如今的科举取士,有何看法?”
魏徵眉头一挑,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沉声道:“科举乃国之大典,为朝廷选贤任能,有何不妥?”
“不妥之处,大了去了。”李承乾笑了笑,将那份《科举改制》的草案,推到魏徵面前。
“请魏师斧正。”
魏徵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这才拿起那份文书。
只看了个开头,他的脸色就变了。
“荒唐!殿下这是要动摇国本吗?”魏徵猛地一拍桌子,茶水都溅了出来,“科举取士,历来讲求经义,以圣人之言为圭臬。殿下竟要增设什么算学、律法、格物之科?此乃奇技淫巧,旁门左道!岂能与经学大道相提并论?”
“魏师,稍安勿躁。”李承乾一副“我就知道你会是这反应”的表情,不紧不慢地说道,“圣人之言,固然要学,那是为了修身养性,明晰德行。可治理国家,光靠背几句‘子曰’就够了吗?”
他站起身,踱了踱步。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若主事者不懂算学,如何核算赋税,调配物资?岂不是要被下面的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大理寺执掌刑狱,若官员不通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