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的第一次朝会,来得仓促而沉重。议题只有一个——高昌犯边。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眼中都带着一丝无奈和几分意料之中。年前,太子殿下心血来潮,让房遗爱那小子,风风火火地搞了一波对西域的贸易。
这事儿他们是知道的,可谁也没想到,房遗爱竟是个商业鬼才,或者说,是个一根筋的狠人。他拿着太子给的方略,对着高昌国,几乎是掠夺式地采购。人家那点过冬的谷物、赖以为生的白盐,全被他用精美却不顶饿的瓷器和华丽却不能吃的“贞观宣纸”给换了过来,不过还算有点良心,没把那便金发碧眼的大波浪小姐姐给买回来。
高昌王室那群人也好面子,看着大唐来的精美器物,虚荣心爆棚,大笔一挥,换!
结果就是,年还没过完,高昌国自己先闹起了饥荒。百姓没饭吃,看着王宫里堆积如山的瓷器和纸张,怒火中烧,爆发了内乱。
高昌王麴文泰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灵机一动,索性把锅甩给了大唐,高喊着“大唐奸商,毁我民生”,煽动着饥民,说要去大唐把粮食抢回来。
于是,这刚过完年,他们就来了。
整件事,就透着一股子离谱。
“陛下!”太子左庶子于志宁第一个跳了出来,一张脸涨得通红,不知道是不是太兴奋了,“臣以为,此事皆因太子殿下而起!若非他纵容房遗爱胡作非为,行此荒唐贸易,高昌何至于犯我边境?此乃太子殿下监国不力,惹出的祸端!恳请陛下降罪!”
于志宁义愤填膺,这下总算抓到把柄了,爽!
一时间,群臣骚动,呀,还有这茬啊。
李承乾坐在储君监国的位置上,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对于志宁的咆哮充耳不闻,仿佛在琢磨一会儿回去是吃炙羊肉还是喝莲子羹。
长孙无忌见状,轻咳一声,出列道:“于庶子,眼下追究缘由已是次要。高昌兵锋已至伊州,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
嘿,按以前这老东西肯定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顶在李承乾前面的,但没办法啊,长孙冲已经死死绑在李承乾的船上了,再说,他现在也觉得自家这个外甥,有点东西。
魏徵面沉如水,也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不易动兵。春耕在即,此乃国之根本。大军一动,耗费钱粮无数,更可能会耽误农时。高昌小国,想来不敢太过深入,不如先遣使斥责,命其退兵,再做计较。”
房玄龄也点头附和:“魏公所言有理。高昌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