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两千两!”
拍卖一开始,气氛便直接进入白热化。价格节节攀升,让一旁的房遗爱咧着嘴直乐,钱啊,都是钱啊,这钱来的比我的勾栏还快!
最终,十个名额,最便宜的一个也拍出了一万两的高价,而最贵的一个,更是被博陵崔氏以二十万两的天价夺得!
一场拍卖下来,账房一算,扣除各种开销,净赚了一百多万两!
消息传到东宫,李承乾只是淡淡一笑,这还只是开始。
数日后,李承乾带着三宝,来到了位于长安城南的“大唐造纸厂”。
厂区在长安东市近郊,占地颇广,规划得井井有条,工人们各司其职,一片繁忙景象。
“大哥,您来了!”一个身着粗布衣衫,满脸倦容,眼下却闪烁着兴奋光芒的青年快步迎了上来。此人正是申国公高俭的二儿子,高慎行。
高慎行本是长安城里一个不起眼的勋贵子弟,平日里最喜和长孙冲厮混。三年前,眼见长孙冲被李承乾点拨后,一门心思扎进农学,偷偷用功,他也动了心思,想跟着太子混出点名堂。
一年前,李承乾开始筹建造纸厂,便将此事交给了他。起初,李承乾也没抱太大期望,想着不行再换人。谁知这高慎行竟和长孙冲一样,是个认死理的倔驴,一头扎了进去,整日在家熬纸浆,把国公府弄得整天都是烟雾缭绕的,成功激怒了高俭。
于是,高俭勒令高慎行立刻停止胡闹,但高慎行哪里肯啊,与劝他“务正业”的父亲高俭闹翻,而且扬言就算是断绝父子关系,也要把这新玩意儿出来。
可以说,这“贞观宣纸”能这么快问世,高慎行居功至伟。
李承乾自然也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深知纸张的重要性,认为此乃利器,不宜过早张扬,于是偷摸给申国公高俭下了道旨意,给高慎行封了个不大不小的男爵。
这一下,可把高俭给震惊坏了。他做梦也没想到,那名动长安的“贞观宣纸”,竟然真是自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搞出来的!老脸火辣辣的,随后便厚着脸皮来了造纸厂好几次,想劝儿子回家,都被高慎行以“厂务繁忙,无暇分身”为由给拒了。
“产量如何?”李承乾边走边问。
“回殿下,‘贞观宣纸’目前每日能产约一千五百张,‘平民纸’则能达到三千张。”高慎行汇报道,“只是殿下吩咐的那两种新纸,还在试制。”
李承乾点了点头,所谓的两种新纸,便是他心心念念的卫生纸和卫生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