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太子殿下,还真是……不要脸啊!
……
甘露殿。
李世民正有些烦躁地批阅着奏折。
这逆子,不在长安,都能隔三差五地给他找点“惊喜”。
一会儿是擅杀朝廷命官,一会儿又是遇刺,现在又接连砍了扶风、郿县两地近两百颗脑袋。
虽然有他那道“先斩后奏”的圣旨兜底,但这么大的动静,朝中那些言官御史们,怕是早就憋着一肚子话,准备等太子一回来就开喷了。
“陛下,太子殿下已至殿外求见。”王德小心翼翼地通报道。
“哦?这臭小子回来了?”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脸上却不由露出一抹期待,“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李承乾大步流星地走进甘露殿,身后跟着李积。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圣躬安!”李承乾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臣,李积,参见陛下!”李积也躬身行礼。
“平身吧。”李世民抬了抬手,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
嗯,黑了点,瘦了点,但精神头看着还不错,眼神也更加有神了。
“高明啊,这一路辛苦了。”李世民的语气难得地温和了几分。
“为父皇分忧,为大唐尽力,儿臣不辛苦!”李承乾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哼,这还算句人话!”李世民佯怒道,“说说吧,此行情况,以及那几个被你砍了的县令!”
李承乾上前一步,将此行赈灾的情况,以及沿途所见所闻,详细地向李世民做了汇报。
他重点讲述了岐山县令刘明德、扶风县令郑远山、郿县县令侯八皮等人的罪行,以及自己是如何“为民除害”的。当然,对于自己杀伐果断的场面,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重点突出了百姓们的感恩戴德。
最后,他话锋一转,着重讲述了在汧源县遇到清官杨清源的经过。
“……父皇,那杨清源,当真是儿臣此行所见,最为清廉、最为爱民的好官!身居陋室,箪食瓢饮,却将所有心力都用在了百姓身上。其妻因病无钱医治而亡,他依旧强忍悲痛,带领百姓抗灾自救。儿臣以为,此等贤臣,若不加以褒奖,实乃朝廷之失,亦寒天下为官者之心啊!”
李承乾说得情真意切,李世民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也随着他的讲述而不断变化。
而当听到杨清源的事迹时,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眼中闪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