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的大庆殿重归皇帝掌执,天子双手搭着蟠龙扶手,端坐凝视殿中群臣,虽面色如常,嘴角却勾着凛冽地笑意。
瞥了一眼不再吱声的韩相、刘敏和肃国公等人,眼中仅剩睥睨:“既太后娘娘也吩咐彻查,鬼樊楼一案便刻不容缓!”
他以三指支以颐,状似松散,实则语气不容置疑道:“翰林知制诰拟制,即刻,特旨除授学士官崔题,为……勾当三法司判官,便……仪同御史大夫,正三品,假借紫服,赐金鱼带!”他抬眼瞥了大理寺卿、御史台、开封府的几人一眼,不留情面。
口谕出一半,百官神色复杂,又偷偷相觑,却不敢声张。
又听皇帝说道:“往后全权处理鬼樊楼案,云集楼诗案,崔判官政之所往,京百司协理,上至宗亲,下至小吏,皆不得无故延怠,违者,依阻碍公务查办!”
崔题犹在惊愕当中,只能回眸强敛了面色,下跪领旨:“臣遵旨,定不辜负陛下所托!”
群臣终是,忍不住炸开了锅,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勾当三法司判官,虽是临时添置的差遣,为首创,可若等同正三品御史大夫,穿紫服金鱼带,其权利便凌驾御史中丞刘敏之上了。
且崔题从正五品闲散学士官,超迁三品,如此迅捷,大有五年前陛下重用他重启新法的故事,难免让人揣测。
崔题迟疑片刻,仍是试探性地请示:“陛下,庶民潘氏……”
“庶民潘氏,哼!挑动两国邦交龃龉在先,虽有苦衷为鬼樊楼万民苦主请命,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便监押大理寺牢狱,听候发落!”
“只是……”崔题欲说什么,却收到太子摇摇头,蹙眉逼退的眼神,他只能掩盖心焦,伏拜叩首,“臣遵旨!”
而后,宫人送上菜品酒水,梨园伶优入殿起舞。
皇帝与文武百官又继续谈笑宴饮,仿若方才的庭审过场只在梦中,然而虚假祥和的表象之下,强制隐藏的风雨却并未能烟消云散。
急忍捱到夜幕降临,宫宴结束,帝与后妃散去,百官和使臣退场之时,崔题匆忙走出大庆殿,寻到方才挥令执行杖刑的禁军指挥使,急切低问:“孙殿帅,方才……受刑的潘小娘子,她怎么样了?”
因他如今已许借紫服,正三品的身份了,殿帅亦朝他拱手:“崔相公,那位小娘子挨了五棍,尚未受刑结束,我等便已收手!”
“五棍……”崔题心中仍是焦灼,一声叹息,“宫里尉卫的杀威棒,可不似登闻鼓院的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