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头攒动,官员的交谈声渐行渐远,淹没在喧嚣中。
潘令宁驻足片刻,垂下眼帘若有所思,而后往肩头提拎起褡裢,便默然往人流反向而去。
她今日仍约了玉荷在清风楼碰头,做最后一番筹谋。
风雪交缠的暗黑天幕下,京城挂满灯笼的长街似一队队火龙,奔腾交汇于皇宫宣德门前南长街。
南长街上,除夕夜的花灯排场仍在,三丈高的木架上,巧夺天工的龙凤花灯百烛延绵、经夜燃烧,依然灯火辉煌,照亮朱红宫墙两侧。
宫墙内外,泾渭分明!
宫外万民攒动,喧嚣的叫嚷、爆竹的余响,汇聚成喜庆的声浪。
大庆殿前广场,身着明光铠的金吾卫士执戈如林,切割出纵横如阡陌的通道。文武百官、皓首耆老、各国使节,依照品秩严整列班。
偌大广场,竟无人私语,唯余旌旗猎猎,透着庄严与肃穆。
而皇帝此时,身居大庆殿之内,任由宫人一层层加衣,先是云龙祥纹绛纱袍礼服、白罗方心曲领,而后是沉重的玉犀簪束天冠。
镜中天子天容威仪,比之平日更添十二分睥睨天下的君威。
何都知悄无声息近前,叉手低眉,声音压得极轻:“官家,韩相、李相于殿外恳请召见。”
皇帝并未回头,只从鼻腔里发出一声不耐的轻哼:“哼,此时求见,是何等惊天动地的要务,连一两个时辰都等不及?”稍顷,微侧目,“崔题可在?”
“回官家,崔学士已至殿前广场,依例祗候。”
“传他进来!”
“是!”何都知躬身疾退,又步履极轻地绕开殿门方向,小心避开两位宰执。
而韩相和李相,依然在寒风中等候君王垂青,却不知,崔题已越过他们,入殿觐见。
崔题趋避入殿之时,皇帝已更衣毕,坐在龙椅上,正接过宫人奉上的天青薄胎瓷盏。
“臣崔题,拜见陛下!”他捧袂长揖,深深俯首,进贤冠的重量压得他脖颈微沉,动作愈显恭谨。
皇帝眼帘微抬,龙睛深不可测,忽然把手中茶盏“嗒”地搁在御案之上,嗓音极具压迫:“崔题,北契使团,拒不入大庆殿朝觐,更扬言缺席晚间宫宴,此事,你可知晓?”
崔题入宫前早有所料。他面色沉静如水,伏身应道:“臣……已知。”
“哼!前番你信誓旦旦道已有周旋之策,让朕静候佳音,如今佳音何在?便是让朕坐视使团如此要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