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靖王幼子,更在赌对此一无所知的陛下能够安然地拖到事情得以解决。”言至此,他冰冷的脸上浮起了一丝极淡的笑:“从结果来看,我以为,先帝还是赌对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陛下果然安全渡过了这场危机。”
\n
他说着便转向了杨大监,抬了抬手:“另还有些许余事,杨大监所知甚细,便由你来说一说罢。”
\n
“是,都督大人。”杨大监恭声应是,又向着莫不离行了一礼,方才晃动着满头的白发,颤巍巍地道:“我被先王派去隐堂时,身上带着先王留下的好些信件与证物,先王叮嘱过我,不到关键时刻,小郡王的身份不能露,且小郡王自己也不知他乃是先王之子,只以为他真的是墨家的一个子弟。”
\n
空地上寂静如死,唯他细长而苍凉的语声回荡着,有若回音:“我们在隐堂呆了没几年,墨少津突然就出现了。仗着手上有那族老留下的一件信物,他强行将我们带出了隐堂。我不敢表露小郡王的身份,也无力与他相抗,只得跟着他回了大陈。所幸那时候墨少津与先帝谈条件的事,我们是半点不知的。只是后来,在墨少津去逝之前,他将族弟——也就是吕时行——召去榻前,秘谈了许久。而那吕时行从屋中出来的时候,他看小郡王的眼神就不一样了。那时候我就知道,他应该是……明白了小郡王的身份。”
\n
“吕时行他……也知道?”阿烈忍不住打断了他,面色愈加苍白。
\n
“只知大概而已。”桓子澄淡然接口道,面色如冰:“吕时行知道他这个庶弟身份不一般,且很可能与靖王有关,但具体情形却并不知悉。他与墨少津不同,他生性懦弱,并没那么大的野心,更兼又拿到了那份遗诏,越发惶惶不可终日,整天都活在恐惧之中,在朝堂上也表现得越来越沉默,陛下想来也是看懂了他这一点,所以后来对吕家才会越来越不客气。”
\n
“为何……唯杨大监一人……相伴?”阿烈像是还不死心,又或者是本性使然,太想明晰真相,遂再度发问:“先王既如此珍视……此子,为何……不多派人手护卫?”
\n
他这话问的却非桓子澄,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