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唐朝,商业贸易并不繁荣的时代,农业赋税占整个国库收入的比重还是挺大的,要是取消,那整个国家可能都要崩溃了。要惠泽百姓。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想办法增加他们的收入!
免除一年的农业赋税,就当作他这个类似“内阁首相”的尚书令任职以后,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而做的第一件事!要是对大唐的财政影响不大,那后续的减税手段就可以拿出来。
如今大唐的农业赋税大概是三十税一。这在整个中国封建历史上算是较轻的税,但陈易还想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只是具体减到多少。还要再琢磨一下。
但减轻农民的负担,那是肯定要做的,他希望做到国强民富,随着国家的强大,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当然除了减税,他还有其他许多招招会用出来。
可以说。他如今登上了大唐最高权力的位置,许多此前想到,但没条件实施,或者得不到武则天支持的计划可以提上日程。就比如全年取消宵禁,鼓励夜间商业贸易;大力促进远洋贸易;贩卖军火和富余的粮食;引进外来物种;提高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增办学堂,增加物理、化学等科技方面的教育;向皇室成员及高官收税等等措施,都在酝酿或者即将实施当中。
陈易因为控制了军队,因此在朝中威望最盛;再又因他提出了诸多划时代或者说超时代的新鲜事务及计划,在惊爆许多人眼球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认同的尊重。
如果说他逼迫武则天交权差不多等同于发生军事政变,所获得权力还不是太稳当的话,那他后续那些安民的举动,还有在朝事上不同于常人的表现,却是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威望。
朝堂上任何一个大臣,在朝事方面的考虑都没他长远,“高瞻远瞩”,这是几乎所有朝臣对后武则天时代,身居朝堂第一人的陈易的评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样的口号以前闻所未闻。
原本许多大臣对陈易大力提高那些差不多算是“旁门左道”的技艺地位很不认同,但随着许多在这个时代人眼中,算是新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