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易和贺兰敏之年轻,按他们的年龄和资历是不可能被选为顾命大臣的,他们能当选,所有人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在议论朝事时候,两人的意见反而显得很重要,大家都认为两人是代表了皇太后的意思,只不过陈易和贺兰敏之的意见时不时相左,让其他几人都挺惊异。
但陈易尽量不与贺兰敏之相争,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事,他会退步采纳贺兰敏之的意见,他不想在李治新丧期间就让朝上起纷争,惹恼武则天。
停灵七天后,李治的灵柩运往梁山乾陵安葬。长安到乾陵有一百五十余里,丧驾队伍行进了五天才到,在李治的灵柩安放入灵,送葬的大臣们返回长安之时,已经是距李治丧后的第二十天了。因为太过于劳累,新即位的皇帝李显和相王李旦都病倒了。
李显的病倒不是很重,只是累的缘故,而李旦的病情则是挺严重,劳累导致呼吸道疾病发作,数日高烧不退,急坏了武则天,勒令太医,无论花什么代价都要将李旦治好。连陈易这个顾命大臣也被武则天派去诊查过,只不过陈易告诉的诊查结果却让武则天一颗心直往下沉。
因为太过于操劳,再加上李旦原本身子骨就不是很强壮,又有一些遗传的病症,李治的驾崩让李旦悲痛万分,直接导致了他染上了重病。
两个儿子相继病倒,武则天当然是最紧张的,除了不停地喝斥太医,令太医全力救治外,还派人去终南山央请已经近百岁的孙思邈来宫中诊查,想让陈易和孙思邈一道为李显及李旦治病,同时还向派人寻访天下名医。两个儿子同时病倒,还是因为忙于李治病榻前及行丧时候累倒的,武则天心里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甚至他还怀疑过是什么人对李显和李旦同时下手加害,但两人没有任何的中毒征兆,最终她还是信服了孙思邈及宫中太医得出的结论,李显和李旦都是因为太过于劳累而得病,只不过李显守在李治榻前的时间少一点,李旦多一点,导致李显的病情比李显重了很多。
除了武则天在为自己两个生病的儿子担忧外,还有一个女人也在为这事担忧,那就刚刚有了身孕,又刚刚当上了皇后的韦氏。因为弄不清楚事儿,韦氏在宫中一直忧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