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重器,天下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赵宗全和曹皇后起了个头,韩琦谢海正等人连忙接上,一时间,小小晒谷场上,传出了此起彼伏的赞美声。
半亩地的番薯似给在场所有人打了一剂强心针,皆都不乐意回家,窝在屋舍里边讨论番薯的推广政策,边等待另半亩地番薯的收获。
一个个的全是没亲眼看见一亩地的产量出来就不甘心的主。
因着夜里光线不明,采挖速度慢了下来,直等快要丑时,剩下半亩地的采收工作这才完毕。
等到一亩地番薯的产量是584斤后,赵宗全留下下午匆匆调来的禁军将田庄把守起来后,带着一溜人马精神抖擞的回了城。
一行人刚进皇宫,很好,上朝的时间到了,大伙儿匆匆梳洗更衣一番后,就去了大庆殿。
而李墨兰也在其列。
这回进入大庆殿可与上回不同,上次是单纯去领赏的,而这次李墨兰却是可以参与政策讨论。
朝上,番薯的各项数据一出,殿内瞬间轰动,惊呼议论声震天,昨日去了田庄的沈从兴见状,鄙夷的撇了撇嘴,心中腹诽不断,骂这些人没见识。
高高在上的曹太后和赵宗全没去管束下面的骚乱,直派人将今早从田庄上带回来的,有关番薯的资料分发下去,等他们从头到尾捋了一遍,知晓了来龙去脉,且也讨论上了一刻多钟,这才发话打断,开始共商番薯推广大计。
作为献上番薯的大功臣,赵宗全第一个问起了李墨兰,“护国夫人,这番薯是你献上来的,你可有什么高见?”
听到赵宗全点名,李墨兰从女官一列出来,走到殿中,朗声回道:“陛下,太后娘娘容禀。”
“目前我们拢共只有五亩地的番薯,顺利采收的话,所得产量大致是2900斤。种一亩地番薯需要约230斤薯种,我们现在手上的那点子番薯,就算全都拿来做薯种,也就只够种十二三亩地,想要推广全国,恐还需再培育些年,万不可操之过急。”
韩琦赞同道:“护国夫人此言有理,现下薯种不多,却是不能急于推广。”
李墨兰接着提议道:“陛下,太后娘娘,番薯是从安南带回来的,我们或许可以同安南通商,买些回来。”
本来李墨兰想说直接将安南打下来的,可想到这是大宋,不是汉唐,就又换了说辞。
李墨兰这个建议刚一提出,堂中立马应和声不断,不过商量来去,买薯种的事还是没能商量出具体方案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