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积极性。
但从深层的角度看:那些一门心思只想取得驾照这个形式,而忽视开车实质的人,人格(深层来说是‘母爱’)已在那一瞬间不可避免地转移到“考验”他的人身上。
不存在什么——只需要跳过考试这一关,以后再追求实质的可能。
人格转移的后果就是——快乐与能力已被别人掌控,自己难以把持。
所以,想通过苛刻制度来训练人的能力素质,以此降低交通事故的数量,并不一定会成功。
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为了抑制交通事故,急于追求一种严格的考试形式,然后想像通过形式后,实效就会到来。
有些真正有实质能力的人,因为心理上的阴影或意外经历,而没能通过“考试”。
从深层来说:他们绝不容忍外人对“母爱”的任何形式的“质疑”和“考验”。因此潜意识不配合“考试”,而导致紧张。
放弃考试,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统一。
在明白这个含义之前,他对“驾考”的预期始终处于一种胶着和僵持的状态。
形象化描述:就仿佛一根无形而坚韧无比的“线”,把他的生活和“驾考”紧紧牵连起来;导致他无法铭记当下的生活和快乐,造成一种“记忆空洞”,成为心理疾病形成的基础条件。
这在前面“记忆的倒流与填充”章中详细描述过。
通俗来说就是——他的心中只有“驾考”,似乎必须要去完成;无法排除对未知不确定的焦虑;无法安心享受当下的快乐。
现在,他必须要斩断这根“强大的线”——放弃驾考。不管是什么结果:教练的愕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