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种“考核”异常苛刻和严厉。
“考核”不通过,即使平时做得再好,也不会得到权威的认可。
“考核”中人为制造的“如履薄冰”,细微差错导致平时优秀技术的前功尽弃。
与“强迫症”中看到刀,害怕失手;看到高处,害怕跳下……的“步步心惊”是同一种性质。
“我的强迫到底什么时候好?我下次还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强迫罪恶?”
“我的抑郁这么严重,到底还能撑多久……?”
这些都是强迫抑郁者的绝望与焦虑情绪。
不为人知的是:这些绝望情绪与“我到底能不能通过考试?”的极致焦虑和“不确定”完全是一种性质。
换句话说:解决了“我到底能不能通过考试?”这个问题,强迫和抑郁就不复存在。
……
过于苛刻与形式化的“考核”、“考试”,导致大量原本十分优秀、而心理有阴影的学生“考试紧张”、“发挥失误”,甚至前途渺茫。
所以,大家如果经常听到“高分低能”、“制度好、执行难”……言论,也不要困惑。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挤过“独木桥”的优秀人才,带有一定的侥幸、运气和敷衍。
所以,不能对他们日后的能力抱有太高期望。
好的制度,如果只是追求一种形式化,忽略实质,以“证”取人,以”试“取人,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侥幸性和应付性。
先应付“考试”,拿到“证”再说,以后再讲实际。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