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和纠结仅是因为没能分辨出“伪装”。
也因为如此,在考验到来的时候,只要把精力集中在“母亲”,而非考验你的人身上。紧张就不复存在。
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个跟着妈妈进学校的s男?
他在学校因意外受到惊吓,心灵与妈妈分散,导致极端向老师妥协,每次考试都如临大敌;每次去学校都有种紧张感。
这就是迎合外人,受“伪装的妈妈”的诱惑(考试成绩令老师满意)的结果。
而当他回忆到,陪伴着妈妈走在前往学校路上时的心态——朦胧的美妙,没有急于去迎合某人(老师)的焦急和对未知地点(学校)的不安和紧张。
只有这种朦胧的、与生俱来、源源不断地美妙和探索心,才能取代外界的“有害诱惑”。
那些无比诱惑结果——马上考到驾照、考个好成绩、达到领导要求、令领导满意……然后感觉无比庆幸与轻松。
事实上,侥幸得到这些结果的过程,就是一个投奔“伪装母亲”的过程,为日后埋下了隐疾。
由此可见,人们认为无法克服的不良情绪,并非真的无法克服;而只是没有用心回忆曾经那些美好的记忆片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