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的记忆。
要理解“飞行”之乐,不如先来了解另一个梦“悬空梦”。
根据我的了解,这个梦也是比较普遍的梦,很多人都做过。
在梦中,做梦者会感觉无比地无助、惊恐、空洞。
梦醒后才有一种踏实感。
在上一卷“肮脏与恐惧”那章,我解释过:恐高症者是因为没有深入吸气,导致腹部没有正常膨胀,造成的一种空洞感。
但恐高却又是他们的一种潜意识愿望:先感受那种高空的恐惧感觉,吸气中断,腹部收缩;回到地面的过程中,开始吸气,腹部膨胀;落地后,呼气,腹部收缩。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呼吸的过程——一种本能地快感。
之所以对待悬空既是一种恐惧,又是一种愿望。
是因为做梦者的心理已成病态;或虽未成病态,人格已趋病态。
所以只能借助高与低这两个极端来感受呼吸的本能快感。
所以,他们的潜意识本能机制会在无形中来治疗这种病态——用低空飞行梦来平衡高空悬梦。
具体来说就是:低空飞行那种流畅感,就代表着做梦者正在竭力使呼吸趋于流畅和连续。
最后,把“飞行快感”与“山水之乐”相联系,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只有在呼吸流畅、平缓的时候,才能够静下心来,体会身边那一草一木的自然快乐。
引申的含义就是:普通人的情绪不会总是大起大落;心理疾患者康复后的状态保持稳定、持续。
如果大家的记忆能够再推进一步,儿时呼吸畅通的时候,正是横扫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