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地效果.
于是指导者可能会感到万分欣慰,认为quot;内观quot;能够解决所有心理问题.
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但是,对于心理疾患者来说,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他们虽然消除了症状,但感觉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疑惑甚至胜于症状消失后的轻松.
而且感觉毫无份量和踏实感,没有必然性;认为这种好转永远只是暂时的、巧合地;那种对疾病的记忆仍旧是根深蒂固的.
就像他们有时听听音乐、下下棋,也可以使症状缓解一样.
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转移,从未想过疾病会永远消失.
归根到底就是缺少一种记忆的匹配。
不明白静静地quot;内观quot;到底是记忆中哪一个熟悉地时刻;也就只能把quot;内观quot;当成一种表面的方法而已;就像是一根拐杖,可以随便更换.
而且未必会经常有效.
回到主题:所有心理问题虽然已集中到quot;呼吸quot;这一点上来。但也必须要找到与之匹配的记忆,才能让患者有亲切感和熟悉感,真正发自内心地去接受.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只是更深入一点、更本质地了解“呼吸”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