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且我认为这样要比那些:了解到新的一层境界后,对前面的一些结论全盘否定;又更进一层境界后,再又对前面的结论全盘否定……要好得多.
因为这极像是心理疾患者的做法.
就像他们有时喜欢一个人,结果因为一次矛盾,全盘否定他,让自己陷入绝望;结果后来他们又和好了,他又对自己当初地憎恨自责不已……
他们总是徘徊在这种断断续续、迷失自我地痛苦境地。
但是,如果心理分析总是要反复进行,那似乎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样根本无法彻底治愈疾病。
但如果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现象呢?
那就是非常合理的。
换句话说:心理分析本来就植根在人的心灵中,不断生长、成熟;也可以说与人是一体的,也跟随人的身体一样自然生长。
这样,心理分析就与人的身体与心灵融为一体了,也就不存在“总是要反复分析来治疗疾病”这个无意义的概念。
这样说来,大家也许觉得有点抽像。
简言之,就是我在开头所说的:心理分析就是孩子身心所依存的父母,包括父母给予孩子的身体和心灵。
上面所说的“偶像”,也不过是“父母”在孩子原始印象中的形象;只是在日后不断转移地结果。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绝大多数人,包括患者和心理学者,对于长久的心理治疗持不屑的态度。
他们总是觉得这么长久的心理分析,是效率低下的,没有价值的。似乎这种长久的心理分析,耗费了患者太多时间和精力,根本无暇做其他事。简直是误人子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