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会的说辞,而是患者曾经真实的记忆。
原来,在当时母亲形象破裂地那一时,他说他内心想要“认真学习”的想法激烈剧增,并信誓旦旦向父亲承诺一定要认真学习。大家或许认为:对母亲的爱转移到外界女孩身上,这跟外界侵犯母亲的男人有关。但这和父亲有什么关系呢?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那些男人就等同于“第三者”。还是回到了——“母亲、父亲、第三者”三者关系。
这种复杂的粘附性还可以从他患病前的一段幻想看出,转述如下:
他幻想母亲因为儿子不被人爱,忧郁成疾永远离开了他。他非常伤心、可怜。这样,所有人都会来关注他、怜悯他。女孩都会来反思为什么不去爱他。
他还幻想他攻击了曾经所爱的女孩,警察来抓他。这样,一个善良的大学生会变成这样,必定会引起社会关注,并让女孩反思为何不选择爱他。甚至在幻想中,他想像自己没被警察抓到,是母亲出现来唤起他的良知,放弃愤怒和攻击。
抑郁的时候,一般不会强迫。
因为如果妈妈羞愧自杀,爸爸一定不会愤怒伤人,而是悲伤。
强迫的时候,一般也不会抑郁。
因为如果妈妈不羞愧,爸爸一定更加愤怒,发疯伤人的冲动更强烈。
强迫和抑郁的感觉不同。
强迫的时候极力抗拒;抑郁的时候几乎无从抗拒,似乎完全失去了抵抗,陷入无尽的低落。
之所以有这种区别。
那是因为男子天生的“恋母仇父”情结。即使害怕母亲多愁善感、忧郁,也无法抗拒,也只能臣服于这种忧郁。
而害怕父亲的暴燥,则是强烈对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